初夏,邂逅古蜀水乡三道堰惠里
2025年初夏,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川西坝子的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的清新与活力。怀着对川西水乡的向往,我踏上了前往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惠里的旅程。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只为寻找那份宁静与诗意。
初入水乡,古韵悠然。初到三道堰惠里,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踏入这片古朴的水乡,柏条河畔的清风拂面而来,带着一丝凉意,也带着水乡的灵动。沿着石板路漫步,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川西古建与徽派建筑风格巧妙融合,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这里曾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的古城遗址比广汉三星堆早1000多年,比金沙遗址早2000多年。古镇因相传“鳖灵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素有“古蜀水乡”之称。初夏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
古街漫步,烟火人间。惠里的情境商业街是这里的一大亮点。街道两旁,字号商铺林立,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码头风情之中。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川西美食,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展示。
我品尝了三道堰的招牌美食——三道苗苗鱼,鱼肉鲜嫩,口感细腻,搭配独特的调料,非常美味。还有水煮黄辣丁,麻辣鲜香,回味无穷。此外,戴大肉也是不容错过的美味,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在古街的一角,我看到了一位老手艺人正在制作传统的木雕工艺品。他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舞动,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便跃然而出。我忍不住上前询问,老手艺人微笑着告诉我,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如今依然在这里延续着。看着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我感受到了三道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的魅力。
水景环绕,生态之美。三道堰的水资源得天独厚,柏条河和徐堰河穿境而过,是全国水质最优的河流之一。初夏时节,河水清澈见底,河畔的垂柳轻拂水面,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我沿着河岸漫步,偶尔看到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这里不仅是天然生态保护湿地,还因优质的水资源盛产天然黄辣丁、沙网鱼、红豆鱼等野生河鱼。在惠里,随处可见的码头水景与古建筑相得益彰,水面上偶尔有几只白鹭掠过,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里还曾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贸之地,畅通的河道使周边商贸聚集于此,经济繁荣一时。
文化传承,历久弥新。惠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街,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地。这里以清末民初为文化背景,着力重塑了那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丰富了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恢复了“戏台”“字库”等地理文化标识,生动再现了尘封的民国历史画卷。
在惠里,我看到了传统的手工艺人现场制作各种工艺品,从木雕到刺绣,从陶艺到剪纸,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这里还计划恢复建于明朝的“五省会馆”(湖广馆、广东馆、福建馆、江西馆、陕西馆),进一步展现三道堰作为川西重镇的繁荣历史景象。
每年农历端午节,三道堰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会,以赛龙舟、抢鸭子、放河灯、歌舞表演、川剧座唱、书画展览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热闹非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这种热闹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现了三道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
难忘的水乡之旅。离开三道堰惠里时,心中满是不舍。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又有热闹非凡的商业街;既有清澈的河流,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柏条河畔,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三道堰惠里,不仅是一次旅行的目的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和自然的馈赠。初夏的邂逅,让我对这片水乡充满了眷恋。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这里,继续探寻这片水乡的美丽与神秘。(刘永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