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吧,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迷你食堂请来“大家伙”做出两道招牌菜
创始人
2025-05-13 17:23:33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郑凯怡

星星点点分布的社区食堂,是一座城市里最有烟火气的存在,不起眼,却充满惊喜。

潮新闻·钱江晚报开出全新的社区版“屋檐下”,我们想和用户读者走得更近。

“屋檐下”最近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就是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前期我们推出了关于社区食堂的“食话实说”,收到了很多用户读者关于社区食堂的意见、建议,也有粉丝给我们推荐家门口食堂的招牌菜,还诚意邀请记者去现场试吃。

于是我们决定,跟着读者推荐,推出社区食堂“食话实说”升级版:走一走杭州各城区最有特色的社区食堂,打听哪个社区食堂哪道菜点单率最高,光盘率最高,看看谁是老百姓心中的“米其林”版社区食堂。

北山街道供图

第一批第一家得到读者推荐的是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社区食堂。

北山街道提供视频

没有厨房也没有厨师

迷你社区食堂靠什么圈粉

“食堂创新采用了‘AI智能鲜食现烹设备+数字化服务’的运营模式,通过智能中央厨房标准化零油烟生产、全程冷链配送,每日从农场速度鲜到餐桌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人群的饮食偏好,科学制定营养均衡、少油低糖的餐谱;智能烹饪设备精准控制火候,让每道菜色出品都色香味俱全。”北山街道安利说,刚开业不到一周,用AI智能设备做菜的友谊社区幸福食堂火了。

看看这开业时的照片,来吃饭的食客个个都眉开眼笑的。

在科技赋能下,一家迷你社区食堂是如何做到美味又健康的?

北山街道供图

5月12日,杭州开启一年中热情又漫长的夏季。记者走进杭州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社区的食堂,第一个感觉就是精致而迷你,第二感觉是洁净没有油烟。

它嵌在友谊新村居民楼里,不光面积小,人员也很精简,只有2位打菜大姐,守着一个出菜窗口。准确说,这里没有厨房也没有厨师,只有2位服务员大姐。

方力 摄

大姐说,这个迷你的地方里却有一台厉害的机器。白色四四方方的大柜子,里面设计了12个不锈钢抽屉,盛菜的铝箔盒就是放在抽屉里进行烹饪,屏幕上显示着每个抽屉隔层的温度。

杭州轻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曹超风说,这台鲜食现烹机器主要通过各种模式,实现炒、蒸、炖、煮等口味,从这个大家伙里最多可以单机单次出餐300人份。“AI智能化就体现在出品的标准化,我们经过无数次测试,给每一道菜品提前设置好了加热火力和加热曲线,比如第一段120度大火,第二段100度中大火,而且加入的每种调味料都精确到克计算,确保少油少盐,干净卫生,全程主打无油烟,更健康。目前,已经研发了300道菜品的指令,后续还在不断增加。”

曹超风告诉记者,每天由中央厨房采购新鲜食材,进行清洗、切配,处理成净菜后放入铝箔盒,经过冷链配送到各个食堂,机器投盒操作后,在规定时间内就会出餐。基本每天有8道菜,其中3个荤菜,今天是梅干菜扣肉、鸡腿、蛋饺,菜单每周都会更新。套餐价格13元-19元,优惠政策是60岁以上长者享8折,80岁以上7折,90岁以上5折。

方力 摄

鸡腿和蛋饺成头牌

愿意代表食堂出战

打菜大姐说,食堂刚开业就爆火,鸡腿、蛋饺、梅干菜扣肉几乎成了爆款。“鸡腿和蛋饺就是头牌了,如果真要分个高下,那就鸡腿王者,蛋饺第二吧。这两道菜一出来就卖光,只要出菜就全部卖光的。”

听到这里,记者忍不住嘴馋,申请尝了尝,鸡腿肉质鲜嫩,蛋饺蛋味浓郁,确实不错。

方力 摄

中午11点,一位穿条纹衫的大姐一口气打了两只鸡腿两只蛋饺再加一份茄子,“我自己哪里吃得了这么多,是晚上女儿和外孙女回来点名要吃。”她笑眯眯地说,这个小食堂就在楼幢底下,抬脚就到,菜不是猛火爆炒,少油少盐,正适合老人和孩子的需求。

方力 摄

一位85岁精神头很好的白发大伯自带饭盒容器,他一层层装满饭菜,“老年人就要吃少油少盐的,健康点,其他不重要。”

“以前家旁边没有适合我们老年人的食堂,只能自己买菜做饭。现在下楼就能吃到,中晚餐都有,真的方便!”“这些菜看着就蛮清爽的,我要带姐妹一起来吃!”记者在食堂里听到这样的对话。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社区一直没有落成食堂,这次趁老旧小区改造才挖掘出这块地方,补上了这个缺位,但因为没有油烟设备,无法正常开火,引进了这台智能化机器做菜,很受居民欢迎。

“AI控制油盐的份量,‘一老一小’吃很好,我就经常晚上下班打包饭菜回家给小宝吃。”社区工作人员说。

方力 摄

“无油烟,更健康,这是食堂最核心的特色。温度的精准控制,杜绝有害成分生成,这也使得该食堂成为环境友好的代表,所以我们推荐老年朋友们都来尝尝看。”北山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秘黔东南:一场爬坡节里的苗... 怎么说呢,如果你问贵州最让人心动的旅行体验是什么,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推荐黔东南的苗族节庆。这不,今年...
‌一条农村公路如何带火整个县的... 怎么说呢,提起陕西宝鸡眉县,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猕猴桃之乡",但真正让这里火起来的,还真不只是水果...
中国旅游“第一区”:领先北京海... 2025年5月消息:《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5》暨“2025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正式...
退休夫妻的慢旅行哲学:如何找到... 话说回来,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夫妻开始把旅行当作生活的重头戏。不用赶时间,不用挤景点,他们更在意的是怎...
暑假去新疆旅游 9 日游去一趟... 暑假去新疆旅游 9 日游去一趟:2700。 想在暑假穿越 “世界最美公路” 中巴友谊公路,体验伊犁的...
原创 它... 说到香料,很多人会想到胡椒、紫苏、八角、桂皮、白芷,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香料,平常炖汤炖...
糯叽叽+甜蜜蜜,这组合谁能拒绝... 被炖的沙糯糯的红豆,配上糯唧唧的小圆子,唇齿香甜软糯间沁着桂花的香气,吃上一口,甜而不腻,满口清香,...
鱼眼·探问丨“凤爪不现蒸哪还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实习生 唐瑶 5月8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布《广州早茶传承保护...
一口就上瘾的浓郁滋味,这道下饭... 新鲜虾仁弹牙感十足,嫩豆腐吸饱了咸蛋黄和虾仁的精华,入口即化……舀一勺浇在米饭上,汤汁渗透每一粒米,...
‌五一消费爆棚!3亿人如何把假... 怎么说呢,今年的五一假期简直像一场全民狂欢——3.14亿人次出门撒欢,旅游消费直接冲到1802亿元,...
‌2025年五一文旅市场:从人... 2025年的"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旅游热潮背后,...
‌五一假期爆火的酉阳,凭什么让... 怎么说呢,今年的五一假期,重庆酉阳算是彻底火出圈了。各大景区人山人海,游客们玩得那叫一个尽兴,社交媒...
武汉中山公园绣球花开爆了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5月13日,走进武汉中山公园,正热烈绽放的绣球花,给游客带来粉蓝交织的惊艳。园内...
‌假期带娃新思路:不挤景点也能... 五一假期刚过,朋友圈里照例刷屏着各种旅游打卡照——长城上的人头攒动、迪士尼门口的百米长队、海边沙滩上...
好心石前悟人生滨海小城藏大美 一块石头引发的文旅思考 最近茂名滨海新区"五一"旅游数据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那块名为"好心石"的巨石...
贵州秘境探奇:藏在山野间的原生... (一)当城市滤镜失效时,我们该去哪里?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贵州的深山里,至今还藏着许多连导航地图都显...
巴蜀文旅密码:从都江堰到武侯祠... 走在都江堰景区的石板路上,耳边是岷江奔腾的水声,眼前是两千年前李冰父子留下的水利奇迹。怎么说呢,那种...
泰国有哪些景点推荐:自然人文交... 泰国,这个坐落于东南亚的热带天堂,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是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
‌杜鹃花海中的绿色革命:丹寨龙... 怎么说呢,这些年国内景区为了环保可真是绞尽脑汁。但像贵州丹寨县这样,直接把“捡垃圾”变成网红打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