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汪淳 寿亦萍
杭州各个城区,最具特色的社区食堂是哪家?哪道菜点菜率最高?
昨天,潮新闻·钱江晚报推出社区食堂“食话实说”升级版,探访老百姓心中的“米其林”版社区食堂。
记者 杨云寒 摄
很快,有网友推荐了上城区丁兰街道皋城村幸福邻里食堂:“这里的每一道料理,都是农家乐的土菜。”
比外卖便宜,口味堪比下馆子
大伯推荐:炒牛肉很鲜
中午10点半,不少老人提前一个小时就跑来食堂,排队等着打饭。
77岁的林大伯和老伴一起来的。他们找了个靠门的座位坐下。大伯拎的环保袋里,装着一小瓶劲酒,一会他打算点两个菜下酒吃。
记者 杨云寒 摄
自从幸福邻里食堂开业后,林大伯每个中午都来这边吃。
选择来食堂吃饭,除了方便和便宜外,林大伯觉得这里的口味不错:“别看都是普通的食材,做的都是家常菜,但就是比自家做的要鲜。”
他最喜欢食堂里的炒牛肉和大排,特别鲜嫩,跟饭店味道差不多。
记者 杨云寒 摄
在皋城村,大部分居民是从温州迁过来的,所以食堂每一餐中饭都有海鲜供应。林大伯向记者推荐了食堂的带鱼和小黄鱼,“就是我们老家的味道。”
食堂工作人员从后厨把菜端出来时,打菜口已排起了长队,老人们有的端着餐盘,有的自带饭盒容器,望着橱窗里冒着热气的菜,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中午的菜品有八九种,分为9元的荤菜,7元的半荤和5元的素菜。荤的有蛤蜊蒸蛋、红烧鸭肉,半荤的有烤鸭炒青椒、蒜苗小炒肉和炒三鲜,素的有西兰花和炒青菜。
记者 杨云寒 摄
记者也点了几个菜,尝了尝。菜品看上去清淡,但一口咬下去特别入味,特别是几个荤菜,很鲜。
难怪林大伯很推荐。
记者 杨云寒 摄
来吃饭的,除了村里的老人,还有附近上班的年轻人。
24岁的小丁在附近一家公司从事IT行业。来杭州几个月,皋城村的社区食堂几乎成了他们单位的食堂,大家都在这里解决午饭,“迟一点来,菜都被抢光了。”
对于菜品,小丁也很满意:“价格比点外卖要便宜,但口味比下馆子要好。”
不同季节免费提供本地小吃
新鲜的荠菜水饺,艾草做的青团都有
皋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建国说,这个食堂是2023年7月引进的,为了帮村民解决吃午饭的问题。“最开始的食堂不具备开火条件,所以只能找第三方养老机构进行配送。”
因为运送途中容易颠簸,菜品受到影响,村民不是特别满意。从今年年初开始,村里完善了食堂的厨房设施,还从外面请来大厨入驻,专门按照居民的口味做菜。
同时,村里也给老人们提供更多的福利,所有60岁以上老人就餐可享受八折优惠,70岁以上老人每月会收到100元的餐饮补贴,80岁以上老人每月收到的餐饮补贴为300元。
记者 杨云寒 摄
“村里还会联动周边30多家农家乐在食堂搞活动,给居民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农家菜。”这些农家菜里,比较受欢迎的有红烧肉和熏鸡,也都是当地菜。
采访当天,食堂也有免费提供的“彩蛋”:乌米饭和干菜汤,食材也都是从附近山里采摘来的。
尤其是干菜汤很受欢迎,几乎每个老人都打了一大碗。
“干菜汤,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一位吴阿姨说,过去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中午都会熬一碗干菜汤喝,“喝这么一碗,爽口也解暑。”
据介绍,食堂在不同季节也会免费提供不同的本地小吃,比如,春季用新鲜采摘的荠菜做的水饺,清明时节用山上艾草做的青团等,“我们也会邀请村民一起参加,重温老底子的杭州味道。”
下一篇:华源期货:炸肉小锅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