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五一,湖南出了个怪现象。
长沙照例挤满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网红之城杠杠滴。
但长沙的大学生,却齐齐奔赴隔壁的株洲,真的只是为了玩吗?
长沙挤满了年轻人,直观到堵。
坡子街堵的厉害,没什么好说的。
橘子洲头全是人,那是基本操作。
就连地铁,也异常的拥堵。
五一那天去长沙走了一圈,本来准备陪外地来的老友去新华楼吃碗久违的刀削面。
结果地铁的长队劝退了我,满脸遗憾的把多年未见的北方老友拉到株洲吃小龙虾。
后来,官媒的一篇报道给了答案:“五一”小长假首日,长沙地铁客运量407.7万人次,再度刷新客流纪录。
好吧,可回了株洲,却发现株洲的含青量也有点过分。
中心广场王府井商场日常年轻人就多,可穿汉服到处打卡的似乎多了十倍。
隔壁网红街区文艺巷里更是人满为患,一大堆说着不标准长沙话的年轻人都在吃喝玩乐,似乎让我有了一种跑到北京南锣鼓巷和岳麓山东方红广场的错觉。
陪朋友吃顿烧烤,听着边上年轻人叽叽喳喳,原因找到了:这些都是长沙的大学生,跑到株洲错峰旅游来了。
为啥选株洲,仅仅是因为和长沙离得近吗?
或许并不是这样。
媒体给出的答案是免费。
“五一”期间,“大学生游株洲”免费专线,每天上午都将从长沙定点定时出发。
来株大学生都可以线上预约,现场凭预约码和学生证免费乘坐。
然后一车直达株洲四大网红地标,再免费乘车回长沙……
这是株洲文旅在这次五一黄金周推出的新举措。
和隔壁桌的几个湖南师大的小学弟、学妹的交流,他们都是这么来的,而他们选择的路线也很有株洲特色:大国重器之旅。
啥是大国重器之旅?
就是到中车株机探寻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的发展史,去芦淞航空小镇乘坐轻型飞机直冲云霄……
没见过,想见识下……
来自张家界的小师妹如是说,奇山怪石大岩洞见得多的,这些大厂平时大门都进不去,机会难得,何况还能免费来去。
事实上,这一届五一黄金周,株洲搞出的免费还不止于此:
在醴陵炒粉节,五一当天,送出免费炒粉8.4万碗。
在城区停车,株洲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路段全部免收停车费。
在更多的地方,株洲都有免费的活动或服务,让本来钱包就不厚实的年轻人趋之若鹜……
在传播中,但凡有廉价、打折,尤其是免费,都能够形成极强的传播效果。
传播的主体则是生活中看上去声音微弱的人群。
恰恰是这些生活中看上去声音微弱的人群,通过主动“自拍”,让整个传播都极具口碑真实性和社群传染性。
于是,全国年轻人奔赴长沙,而长沙的大学生却从拥堵且习惯的长沙挤出来,来株洲“到此一游”了。
仅仅是提供了别的地方没有的工业旅游景点,就让大学生将株洲当做想来、要来、必来的旅游目的地吗?
还有更多,比如就业。
在和一些年轻人边玩边闲聊中,听到他们提到的最多的两个个词就是就业、未来。
来株洲的目的是什么?
为未来的就业方向探路。
一位师大的学弟就直言不讳。
恰恰是4月28日,株洲市文旅广体局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推介了株洲三条专属旅游线路和免费乘车的福利,让他有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小师弟想来看看电力机车,也顺便看看这个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有没有自己的机会。
小师弟说:晚上不坐免费车回去,而是去醴陵,那里给了个青春文旅大礼包,包含人才优待、潮吃潮玩、团购优惠等三个大项,最让他行动的就是大学生就业指导……
这就是株洲,旅游都有不一样的含金量。
让株洲被看见!被看重!被看好!株洲市领导的这个态度,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字面意思。
全国年轻人五一涌现长沙,就是一个玩字。
长沙大学生奔赴株洲,则要把自己的未来和玩连在一起,玩到嗨,未来更嗨。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