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重庆市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人来人往的景区内,色彩亮丽的南纪门街道“文明祥和 渝礼同行”善果志愿服务站格外引人注目。
志愿者为游客指路(雷裕婷 摄)
“我等一下要去解放碑,请问怎么过去最方便?”“请问卫生间在哪里?”“麻烦问一下,山城巷离这儿还有多远?”当天13时30分,刚吃完午饭赶到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善果”志愿服务站“上岗”的志愿者,迎来了游客的热情连环问。
暖心站点 六大服务构筑安心港湾
据了解,“五一”期间,南纪门街道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山城巷传统风貌区设置了多个志愿服务站点。
“让更多的人,在炎热的天气下,也能感受到重庆的热情,让游客感受到幸福。”南纪门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服务站为游客提供紧急避雨、免费休息、爱心药箱、旅游咨询、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六大服务。站内,风油精、酒精、藿香正气液等物品一应俱全。
外国留学生志愿者为游客递上解暑药品(南纪门街道供图)
除了基础服务,街道还会每2个小时对服务区域进行一次全覆盖巡逻,对摩托车乱停放、游摊散贩、骑跨门摊等进行劝离清理;规范交通秩序,引导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即停即走;当瞬时客流达到预警阈值启动管控预案时,协助风貌区有序疏散引导游客等。
多元联动 志愿力量守护景区“烟火气”
15时30分,在十八梯城市阳台“善果”志愿服务站里,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罗曼,身穿印有“志愿渝中 渝善渝美”马甲,正协助街道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从爱心药箱中取出酒精,递给一位擦伤的游客。
据介绍,每逢节假日,八方宾客将前往景区打卡留念,其中不乏外国游客。像罗曼这样的外国留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仅能让外国游客获得贴心服务,也能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参与志愿服务,是感受重庆文化、积累宝贵经验的绝佳方式。”罗曼笑着说。
罗曼(左一)协助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雷裕婷 摄)
在十八梯、山城巷景区内,多元力量共同织就了服务网络。巡防队员驻守在人流量大的岔路口、台阶处,密切关注人流走向;学校学生志愿者,穿梭在街巷中,耐心解答游客关于美食、交通等问题;景区物业人员检查设施设备安全,确保游客游览安全……众多志愿者穿梭其间,为游客保驾护航。
山城巷入口处的志愿服务站(雷裕婷 摄)
长效赋能 打造融合服务新样板
“辖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益志愿服务的助力,旅游业态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志愿服务。”南纪门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纪门街道对接促成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渝中区大队落地街道辖区,成功孵化志愿者服务队伍30余支,注册志愿者4800余人,培育了“红岩先锋”“善果”等志愿服务品牌。
据了解,目前,南纪门街道正以三个“着眼”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地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其中,在旅游服务方面,街道以十八梯志愿服务基地和山城巷志愿服务站点成立为契机,持续深化风貌区旅游服务,拓展居民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街、校、商、居融合服务新样板。(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