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成都出了太阳,于是我们决定到周边一个公园露营。
春天的太阳晒着,微风吹着,躺在草地,看着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还是很惬意的。
这几年我发现喜欢露营的人特别多。
露营有点像旅行的平替,周末去不了太远,只好到城市公园透透气。
说起旅行,很多人对旅行的定义是,从一个生活厌倦了的地方到另一波人生活厌倦了的地方。
是的,每个旅行的目的地,实际上都是别人的日常生活。
我在旅行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看着那些有些年代的街道、房屋和商场,想象着有多少人在这里怎样的日复一日地生活,发生过多少故事。
也会想,几块小小的地方,可能就困住许多人的一生。
人要脱离环境的束缚很难的,往往同样的生活过了很多年。
大多数人的生活实际上是由一种原地踏步的惯性主导的。
叔本华更是把人生形容成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欲望得到了满足就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
我倒不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
我认为有一种脱离这种痛苦无聊循环的人生模式,那就是复利。
短暂来看,我们的人生大多数时候是重复,但是只要在几个关键的微小的变量不断积累重复,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很大的不同。
正如马哲里说的,量变引起质变。
说起复利,最常见的就是金钱的复利,通过20%的复利,一万块在五十年后可以变成五千万。
有一万元的人很多,有五千万的人寥寥可数,一万元是普通人,五千万绝对是富豪了。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可以把普通的变成不普通,但是并不是所以人活了五十年就能变成富豪,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复利模式。
最近我继续思考,发现人生不只是金钱的复利。
比如说身体的复利。
我们通过锻炼和休息的得到更好的精力,然后可以更高效地应付工作和生活,于是又留出更多时间进行锻炼和休息,建立起正向循环。
再比如说知识的复利。
当我们了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再去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就会更容易,学得越多,就学得越好,学得越好,就可以觉得越多。
这就是知识的正向循环。
同样的,还有技能的复利,个人品牌的复利。
只要日积月累,每一个方向的复利最终都可以成就我们,让我们每过一段时间,人生就发生新的变化。
最糟糕的是,浅尝辄止,或者说叫反复抓起同一把沙子。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要做什么事情,于是努力一下,没有效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等到下一次,发现还是从头开始努力,这就是反复抓起同一把沙子。
然而,成年以后,大多数问题不是努力一下就有结果的。
大多数事情是持久战,是久久为功。
很多问题只有时间与复利才能解决,而解决了这些问题,人生才会前进一步,不再是痛苦和无聊中摇摆。
所以人生想要不一样,想要每个阶段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愧于这场人生旅行,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复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