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月桂飘香,月饼热度渐起。说起近年来最火的医院月饼,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推出的“治愈系月饼”无疑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自首次推出以来便刷爆东莞朋友圈,还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吃了更精神”。
今年的“网红月饼”如期而至,它不仅仅是一款美食,更是一款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月饼礼盒设计别具一格,以音乐唤醒多巴胺为主题,巧妙地融合了钢琴键盘的设计,以美妙音符为佳节添彩,文艺范十足。礼盒的侧边还细心地印上了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88881111,传递着精神的力量。
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推出的月饼
据悉,这款印有医院logo和音符的月饼有红豆沙、蛋黄莲蓉两种口味,每一款都是真材实料,既有蛋黄的酥咸,又有豆沙的清香, 丝丝入味,好吃不腻。看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份“精神食粮”很心动?不过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制作的月饼并不对外销售,今年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参与心理健康答题活动,即有机会免费获得一份心屿月饼。医院旨在在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氛围中融入精神健康元素,向大众普及精神健康知识,从而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活动海报
事实上,这款广受欢迎的月饼是由20多位康复科及儿少科的患者亲手制作的。9月6日,在该院的烘焙坊里,医护人员“变身”为巧手糕点老师,耐心为大家讲解和示范月饼的制作流程,小朋友们穿着整洁的小围裙,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从和面、调馅、擀皮,到印模,随着月饼热乎乎出炉,现场被甜蜜的香气和欢声笑语填满。
活动现场
甜的不止是月饼,暖的更是患者的心。每年中秋节来临之际,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共度佳节已成为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传统特色。而今年最有故事的,莫过于家长们品尝到孩子亲手制作的月饼那一刻,那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心灵的感动。“这月饼,比任何市面上卖的都要甜,这里面加了孩子的爱与努力。”一位家长话语中满是骄傲。
美味可口的月饼
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治愈系月饼。作为东莞市唯一的市属精神专科医院,市七院凭借过硬的医疗质量和温暖服务,努力满足公众对高质量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并且一直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科普心理健康知识,成为全省独有的“精神健康名片”。院党委书记潘海恩的钢琴处方,用音乐开启治愈之旅;“打破”院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0多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将心理关怀送入校园、楼宇和社区;举办大学生开放日活动,邀请了100名大学生实地探访,见识了不一样的精神卫生中心;围绕社会热点话题,为市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直播10余场,点击量累计近百万次……这些举措屡次被人民日报、央视点赞报道。
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创意美食和创意活动的营销方式,巧妙地为精神病院去除了污名化标签。一方面,这些活动拉近了精神病患者与外界的距离,让他们的生活和才华得以展现,从而找到了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医院也借此机会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打破了大众对精神卫生疾病的刻板偏见和误解。
文 | 姚梓婷 图 | 受访者提供
下一篇:莲藕的口感和孔数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