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月下团圆:古代月饼文化探秘
创始人
2024-09-06 08:42:47
0

在中华食苑中,糕点以其独具一格的特点占有一席之地。平日糕点属于一种附带食品,到了年、节,特别是中秋节,“糕点”(月饼)就成了喜庆礼品及金秋良宵桌上摆放的吉祥佳品。在历史长河中,糕点以其独特传统的地方色彩形成了京式、广式、苏式、滇式、潮式、闽式、宁式、高桥式等体系。

我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在殷商时代,周武王伐纣派闻太师带兵出征。闻太师深知“兵贵神速”的用兵之道,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的时间,命令部下做了一种叫“糖烧饼”的干粮,这种糖烧饼就是最早的糕点,这也是我国糕点的起源。后来有的地方曾有供奉闻太师的庙宇,并把闻太师尊为糕点业的鼻祖。

我国从历史上就有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赏月的习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秋最早只是“祭月”节令,赏月大约是从东汉开始形成,东晋权臣庚亮有“南楼赏月”诗、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

中秋与月饼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迫夜寒”。我国古代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人们都要举行祭月的仪式,以祈祷丰收。东汉《礼记》中言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据史书记载牶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至唐代以来,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逐渐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融为一体,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对酒当歌”,骚人“吟诗作画”。“安史之乱”以后,祭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平凡百姓家。中秋月圆时,民间百姓都常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的甜饼来祭祀月神,借以表示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后来这种圆形甜饼即演变为“月饼”。

古代月饼文化

关于“吃月饼”历来说法不一,有一说法是为纪念元代末期高邮人张士诚在圆饼中夹小纸条,串联民众在中秋之夜起义抗金,才开始吃月饼。实际上唐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们慢慢摆脱了以前的封闭状况。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大,“居家团圆”已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享受到的。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远在异地的思乡之情。“团圆”对人们来说日显珍贵。赏月、吃月饼也更多地融入了感情色彩。

到北宋初年,朝廷正式设立中秋节。《宋史·太宗记》记载:“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和“中秋节食玩月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等,已经描绘出中秋节的赏月情景。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对此记述颇详:“八月十五是中秋,王孙公子、富豪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延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至如铺席之家,亦登上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在的酥皮月饼很相似。

月饼象征团圆。明《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月饼”从属于糕点,归类为食品,但它却是最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糕点。月饼始於古代面食,又叫“宫饼”、“月团”、“胡饼”、“小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為其製作增添了辅料,於是这时出现了以胡桃仁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唐代时,民间已有专门从事饼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只是那是还不叫“月饼”,据说,“月饼”之所以叫“月饼”是源于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民间传说仅是传说而已,“月饼”这一名称有正式记载的是明代的《宛署杂记·民风》一书,书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週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经过历史的演变,月饼的内涵丰富了,身份提高了,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餐厅想生意好!光让人吃饱吃好远... —— 破局同质化?得让顾客吃得“心里美”! “菜是不错,可吃完总觉得...差点啥?” 这“差点啥”,...
原创 中... 作为一个吃了三十年葡萄的老饕,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哪的葡萄最好吃?”别急着翻白眼, 咱今...
原创 台... 这款月饼藏着岭南人的集体记忆 当广式月饼在各大品牌流水线上疯狂内卷时,台山老师傅们仍守着柴火灶慢炒...
省事!懒人早餐,1个蒸锅出4样... 首先,一人一碗酒酿蒸蛋,既是主食,又是甜品,不用加糖的甜品哦! 酒酿,北方可能叫醪糟或米酒,老祖宗传...
手把手教你做这个麻辣鲜香的水煮...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道让我魂牵梦萦的家常美味——水煮肉片。这道菜不仅味道麻辣鲜香,而且制作起来也并不...
分享3道秋分前后贴秋膘的硬菜,... 秋分至,昼夜均长,寒意渐起。此时正是“贴秋膘”的好时节,通过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身体储备能量...
民间工艺+地方特产 “村博”逐... 近年来乡村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村博”作为文旅领域的热门选择,逐渐“出圈”。各地的乡村博物馆里,满满...
运河观察|“老家河南”如何破圈... “从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到华夏古都、中国功夫、殷墟甲骨文等重大文化IP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
江门市台山市美食旅游休闲全攻略...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台山市端芬镇的浮月村,碉楼的影子在稻田上拉得细长,阿婆坐在骑楼廊下搓着糯米粉,准备做...
秋分吃饺子,首选这4种馅,比韭... 1.虾皮时蔬馅饺子 2.猪肉虾仁馅 3.茴香鸡蛋馅饺子 4.黄瓜鸡蛋馅饺子
扩大黔货“朋友圈”,苗乡风味如... 秋分时节,武陵山区腹地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珍珠花生堆成小山,智能化养殖场内...
外国游客颐和园内突然昏迷倒地,... 新京报讯(记者吴梦真)9月18日,北京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内,一名外国男性游客突然倒地,心脏骤停。正在园...
创意晒秋庆丰收 50米玉米巨龙... 9月22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递古村落迎来晒秋盛景,一条由玉米堆砌而成的50米长巨龙蜿蜒于西递牌楼...
国际连锁酒店品牌排行揭晓,锦江... 在风云变幻的全球酒店业版图中,一份权威的榜单往往能揭示行业的格局与未来的趋势。根据国际酒店业权威期刊...
哈尔滨市香坊菊花展热度飙升,带... 记者从哈市香坊区政府获悉,第22届菊花展开展以来持续火爆,在菊花展成为哈市秋季旅游“顶流”的同时,也...
600余尾宫廷金鱼“游进”恭王... “府苑挹趣——恭王府2025年金鱼特展”正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举行,现场汇集了50余种、600...
记者见闻:市民游客共享光影盛宴... 以“点亮上海”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自开幕以来,在社交网络上频频冲上热搜。市民游客不约而同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