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
方圆十里内吃遍世界美食早已不是稀罕事
韩餐日料美式烧烤 天天不重样
东南亚的香茅 意大利的罗勒“争香斗艳”
地理小白也有机会从舌尖上重新认识世界
“要吃食物 而不是食品”
中规中矩的连锁店口味恐怕已不能满足老饕们的味蕾
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家”们
倾注在一羹一饭中的匠心与温度
让他们的食材、配方和故事
在江汉落地生根
准备好1TB的胃
这顿“世界美食大餐” 准备上菜啦!
薄而软的春卷皮,包裹着蔬菜、米粉和两只扎扎实实的大虾仁,吃起来满足又爽口。
米纸卷算是大部分东南亚餐厅的“标配”,但在「越南脆皮面包」,来得晚了恐怕吃不到。
这家藏身菱角湖居民楼下的小店,店面朴实无华,只有四五张桌子,完全没有越南餐厅该有的“网红元素”。
「脆皮面包」的老板阿牛在越南生活过8年,前些年带着自己的越南籍妻子连同正宗的越南风味回到了家乡武汉。
招牌的法棍三明治入口香脆、口感丰富,猪肝酱颇受好评;越南牛肉粉清淡不失鲜香,家常滋味最为暖心;有的越南小吃还来不及拥有自己的“中文名”,就被端上了餐桌。
由于人手有限,加上需要全手工制作,菜品种类并不多,但品质在线、口味地道,是不少街坊和外国友人的宝藏小店。
越南脆皮面包
📍江汉区菱角湖路8附5号(菱角湖地铁站D口步行310米)
以主厨名字命名的「KC泰国料理」,是不少食客心目中“武汉最正宗的泰餐”之一。主厨KC钻研泰餐近二十年,担任过国内多家高级酒店的泰国菜主厨,今年,他在武汉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餐厅店面虽小但装潢精致,满满泰式风情,口味和服务上也毫不含糊。菜品配方都由KC亲自研发、把关,选用市场上最新鲜的食材,力求1:1复刻纯粹的泰国美味。
据说检验一家泰餐水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尝尝他的冬阴功汤,「KC泰国料理」显然经受住了考验。
KC泰国料理
📍江汉区越秀国金天地5F
打开印度餐厅「Amber Palace琥珀宫」的美团主页,推荐顾客最多的是一道马萨拉咖喱鸡。
不同于东南亚咖喱的清甜,印度咖喱“马萨拉”(Masala)以姜黄为主,味道辛辣,与其他香料搭配,层次更加丰富。只有足够浓郁刺激的香料,才能在印度漫长闷热的雨季里唤醒人的味蕾。
「琥珀宫」武汉店店长杰(Jay)说,这个味道和他在家乡印度吃到的一样。
「琥珀宫」创始人、印度人德福来到中国20年,在西安、杭州、武汉等地开出9家餐饮门店。在他的理念下,「琥珀宫」不仅是一家印度餐厅,更像是一个展示印度风情的博物馆。
“原汁原味”,是「琥珀宫」的关键词。
地道的食材、异国的厨师和服务生团队、身着传统服饰的妆发师,就连厚重的木雕大门和店内的装饰镜子,也是不远千里从印度运来的工艺品。
顾客可以在妆发师帮助下,换上华丽的印度传统服饰“沙丽”,在浓浓异域情调中享用美食。杰也乐于化身摄影师,为他们拍照。
杰坦言,受到自媒体影响,不少中国食客对印度食物抱有“邋遢、不卫生”的印象,常令他困扰不已。为了打破这种偏见,餐厅不仅严格规范员工,还将厨房设计成开放式。让顾客透过玻璃观看后厨烹饪过程,亲眼监督每一道菜品的新鲜、卫生、健康,杰有这份底气。
今年,和国金天地同步开业的「琥珀宫」武汉店迎来了一岁生日。一年多里,杰和这家餐厅都在为融入社区和城市而努力。
(上图)杰参加精武社区志愿活动
(上图)顾客们在餐厅庆祝印度传统节日胡里节(Holi)
(右图)5·12护士节,厨师为白衣天使们现场制作、分享印度美食
杰希望能有更多中国顾客走进他们的餐厅。领略印度文化的魅力,或许可以从一口浓郁的红咖喱开始。
Amber Palace琥珀宫·最印度(武汉IFC国金天地店)
📍江汉区越秀国金天地5F
鸡肉,大虾,鱿鱼圈,点缀青豆和西葫芦,用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熟米代替“原版”的半熟米。
一道乍看并不惊艳的西班牙海鲜烩饭,是「HolaTapas西班牙小吃」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HolaTapas」主理人小静曾是一名西班牙语老师,在西班牙留学时,她的一大爱好就是寻觅当地美食。以烩饭、土豆饼、tapas等为代表的西班牙小吃,不仅食材和烹饪方式简单亲民,更是凭借美味征服了她的“中国胃”。
2023年夏天,和外籍丈夫一同回国的小静,在精武路上开起了她的西班牙小吃店。
走进街头咖啡馆般的小小门头,店内别有洞天,希腊蓝的台阶和大片红玫瑰装饰,碰撞出地中海式的热情浪漫。
除了氛围在线,小静和她的店员们会定期接受西班牙专业厨师的线上培训,并根据顾客们的反馈不断更新改良菜品。每次光顾,看到的可能都是一份“限定菜单”。
小静说,她幸运地拥有一群朋友般的顾客。
经营最吃力的时期,客人的一句“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她一瞬间热泪盈眶。
今年的欧洲杯决赛当天,来自各个国家的球迷们聚在店里,在深夜见证了西班牙队的夺冠时刻。“那天熬死我了,但气氛真的很好、很开心。”
相比“卷”入竞争激烈的高端西班牙餐厅,小静和她的小店更愿意以朋友般的亲切和令人安心的纯粹美味,留住每一位路过的amigo(朋友)。
HolaTapas西班牙小吃·芝麻咖啡
📍江汉区精武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斜对面(橙色棚子)
将厚厚的土豆皮炸得焦香,洒满帕玛森干酪,再配上特制番茄酱。一道听起来有些“黑暗料理”的炸土豆皮,是新西兰网红餐厅DEPOT的必点菜之一。如今它也出现在了「TAHI塔西新西兰料理」的菜单上。
「TAHI塔西」主理人Sophia和丈夫都是武汉人,曾在新西兰留学、生活十多年。丈夫是一名厨师,在包括DEPOT在内的许多餐厅工作过。为了更好地陪伴家人,夫妻俩不久前选择回国创业。
“新西兰料理”这个概念在大部分人听来或许陌生而模糊,Sophia也不执着于为它下定义。“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饮食体系以英式餐饮为主,融入了各国移民以及本土毛利人的饮食文化,就像西餐中的‘融合菜’。”
开业一个多月,「TAHI塔西」的菜品已根据顾客的反馈,经历了一波改良:武汉人口味偏重,而且不习惯过于浓厚的芝士味。新西兰料理来到武汉,它的“融合”之路仍在继续。
不过在Sophia看来,融合并不等于妥协。使用未腌制的牛肉制作牛排,才能最好地保留肉的本味;为了最大程度还原DEPOT餐厅的炸土豆皮,他们尝试了多个品种的土豆,终于找到了炸制后土豆皮不会变色发黑的品种。
店名“TAHI”在毛利语中是“在一起”的意思。
「TAHI塔西」开业后,不仅收获了一批外国人、留学生回头客,也吸引了许多本地市民尝鲜打卡,其中还有不少家庭和老人。
在这家年轻的小店,食物和口味的融合,人与人的连结,都正在发生。
TAHI塔西Cafe&Eatery(新西兰融合料理)
📍江汉区新华路213号中英街2号楼1楼101室
(来源江汉之声)
下一篇:这年头,连蜜雪冰城都有平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