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人面食上,把本事成咋咧。东府人尤其是渭南市临渭区人民自古以来爱吃面,热情好客,名堂多得很。
平时吃的面食,名堂就多极了。擀薄切宽,陈醋调酸,油泼辣子,盐放帮间,叫宽面;切成棱形片,拌上菜的汤面叫旗花面;拌上菜丝蒸的面叫卤面;不带汤的叫燃面;厚一点切成一柞长的卜刀面;煮熟放在案上晾冷拌上油的叫凉面;煮好捞到调和汤里的面叫出汤面;面里放上韭菜星蘸醋水的叫蘸水面;在锅里下好,过了开水的叫旋面等等。有时为了突出面食重点诸如:臊子面、葱花面、连锅面、浆水面、胡汤面、南瓜面、红豆面等有许许多多的做法。谁家有男孩的给娃娃订婚,那吃面可有讲究哩;请上村里的巧媳妇,选上特白粉使上碱面,和好面,醒好后擀薄如纸,切得细似线,下到锅里煮不断。凉开水放凉,过好水的面,菜油一拌,肉臊子一舀再捏点香菜放在上面,酱醋调料一浇,一筷子挑不起,扯不断,嚼在嘴里那叫一个爽,又筋又绵,可有嚼头哩,舌尖上的美味,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吃了订婚面,爱情扯不断。”到老人过寿也吃这样的面,不同的是盛在碗里的面上放有两个荷包蛋。此曰:“午吃长寿面,寿数增一半”,面不切断,下在锅里只吃不断,寓意为“长长久久”活百岁。清明节,一般是从野地里挑些野菜像嫩马齿苋,茵陈,捡好淘净,在锅里煮烂,放上碱和盐,晾冷和面,擀薄切宽,捞出后调料拌好,放在盘子里,插上筷子,上坟祭祖回来,全家享用,这叫绿面。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早上吃的是面,在锅里炒点蔬菜,放把小米煮好面条,称“腊八面”。现在人比较忙,把面和好、醒到,为了争取时间多干活,常吃的有扯面、撕面、揪面片、拉条子,或剁成短节节的面条,放些蒜末或葱末,撒些辣面和盐,煎油一泼,这就是现在常吃的油泼面。
临渭区人吃面,吃得特别香,盛一大碗面,门口石头上一圪蹴,拿上半根葱,边吃边和左邻右舍的乡亲谝闲传,三锤两梆子,呼噜呼噜一碗面就解决了,再喝上半碗热面汤,嘴一抹就了事。吃得痛快、吸溜、麻利、滋润。吃出了黄土地汉子的阳刚正气,吃出了年轻女子的美丽和小伙的刚强,也吃出了老年人的朴实厚道,吃出了中年妇女们的淳朴无华和辛勤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