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经过周末两天的休养,我又满血复活了!(前情提要:我开了一个30天连载刀工的小项目,新加入的朋友们可以复习一下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的进度。)
在上周总共将近10小时的练习后,我已经可以蛮熟练地直切了,可以快速切出均匀的薄片和丝!
切土豆、切黄瓜、切辣椒......都不在话下。大多都是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而且我发现基础的切菜刀法是一通百通的,之前以为每一种刀法都要练这么久才能熟练,但其实直切会了之后,推切、拉切都一点就通。
进度一下就拉起来了!其他的切法,左手的姿势和动作几乎都不变,主要是右手下刀的角度、用力点、动作有变化。
那应该什么时候用哪种刀法呢?这主要是由原料的材质决定的。
鸡胸肉、鱼肉、百叶、动物肝脏这一类的食材质地比较松散,软趴趴的,直刀根本切不下去。
这类就适合推刀切,就是操作时刀刃前部先接触所切原料,然后向前推动,一刀推到底,不再回拉。王刚老师的讲述方式更形象,可以把这个动作理解为刺,向前刺。
一下就上道了!
鸡肉片厚薄均匀:
像五花肉、牛肉、羊肉这种质地坚韧,不容易切断、切齐的用拉刀切。刀从前往后拉,着力点在前端,为防止原料破碎,一刀拉切到底。
要点是进刀之处先轻轻向前推切一小下,方便能够一拉到底。这个操作有点类似于开车的时候要左转,为了左转的空间能够大一点,就先向右打一点方向盘。
再说锯刀切,锯刀切适用于质地比较硬、有韧性的原料,或者质地松散、易碎的食材,我切的是火腿。
我的理解的锯切是,推切弄不断、拉切也不行、没办法只能来回拉锯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切就先告一段落了,之后我仍然会每天花时间练习(还在死磕蓑衣黄瓜!)同时要开启新篇章~学习刀法的第二课,片。
明天要学习平刀片,这下手指应该不会受伤,可以开始担心手掌了??
顺便跟大家聊一聊刀:我连载一开始是用的主厨刀,后来换上了中式文武刀。
中式文武刀要比主厨刀大和重,但就【切】这个动作来说,差别其实没有想象中大。更重意味着需要用更大的劲儿来控制它不左右晃,但是因为自身更重,向下切的时候不需要那么使劲儿。
上周跟大家在评论区也有一些讨论。有朋友说,练中式刀工,就得有中式文武刀。也有朋友建议我换一把更轻的主厨刀。
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必要因为要做中餐、要练习刀工,就一定用中式文武刀,咋趁手咋来,毕竟咱的目的是:每天能早点吃上饭。
文 - 盘丝大仙仙/编辑 - mmr
图 - 企鹅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