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启幕 “转”出凉山文旅促“三交”新篇章
创始人
2025-09-17 16:46:37
0

山,是摩梭人世代守护的信仰之巅。

海,是祖母屋火塘畔流淌的温柔传说。

转山转海,是摩梭人用脚步丈量天地,将信仰刻进生命年轮的浪漫诗篇。

如今,这场延续千年的仪式,已成为凉山文旅融合发展新的注脚。

9月16日,四川泸沽湖景区迎来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这是凉山州今年3月出台《关于促进泸沽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后举办的首个大型节庆活动。

本次活动以摩梭人千年传承的转山转海民俗为脉络,恢宏再现摩梭人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并以当代视野,搭建起多元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国际化舞台。

它不仅是凉山州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更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开幕 (钟源 摄)

“转见” 节日盛况

传承与创新的激情碰撞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格姆女神山的山巅,洒在泸沽湖如镜的湖面上时,摩梭群众已经身着五彩服饰,聚集在四川泸沽湖景区情人牧场,静待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开幕。

转山转海节是摩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月,凉山州将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正式设立为“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并纳入地方法定节日,盐源、木里两县群众可享受一天专属假期。

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采用了“1+3+N”的创新架构,将千年传承呈现在大众眼中。

“1”即1场开幕式——达巴执礼祈福、千人甲搓踏歌而行、万人转山转海,让古老民俗与当代热情相撞。

“3”即3场主体活动——“泸沽湖之夜”星空音乐会、2025环球人物年度盛典·泸沽湖对话和民族文化守护者致敬之夜。艺人、专家、学者、诗人等齐聚四川泸沽湖,以音乐、访谈、非遗项目展示等形式,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对话新场景。

“N”即N项特色体验活动——包括招商推介会、阿夏星河派对、摩梭美食集市和非遗工坊等,让游客全方位体验摩梭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木里藏族自治县会场还同步推出环湖徒步、民谣音乐节、藏服展示和火秀表演等丰富活动,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作为摩梭文化传承人,看到我们摩梭最盛大的节日被如此正式地呈现在各位游客眼前,我感到很骄傲。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泸沽湖,来到我的家乡,与摩梭人一起转山转海,敬畏大自然,感恩大自然!”转山转海传承人李直知激动地说道。

摩梭人身着盛装跳起甲搓舞

“转活”文旅融合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泸沽湖横跨川滇两省,是全国三大高原深水湖泊之一,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这里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摩梭人的世代家园。

过去,四川泸沽湖景区旅游长期停留在观光层面,对当地经济拉动有限。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深度融合,转化为推动持续发展的动能?泸沽湖转山转海节的创办,正是破题的关键。

以泸沽湖转山转海节为抓手,泸沽湖当地设立了摩梭文化传习基地,通过常态化开展纺织、歌舞等非遗教学,定期举办成丁礼、篝火晚会、转山转海等民俗活动,使千年民俗文化从传承变成“可体验”,搭建起文化共融的桥梁。

为提升游客体验,当地配套设施不断上新。由凉山文旅集团匠心打造的泸沽湖艺术中心正式开放,与周边的隐奢逸境酒店、摩梭家园酒店共同构成一个高品质文旅业态集群,形成以艺术为核心,集文化体验、高端住宿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微生态圈。

文旅融合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四川泸沽湖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众多村民返乡创业,开办民宿、餐饮和手工艺品店铺。据统计,环湖区域现有民宿近500家,带动3000余人就业,文旅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5年暑期,泸沽湖旅游接待量与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30%和40%,形成“生态美、文化兴、旅游旺”的良性发展态势。

如今,泸沽湖正逐步构建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于一体的文旅生态圈,向着世界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稳步迈进,成为继彝族火把节之后,凉山州又一张极具民族特色的文旅名片。

大美泸沽湖 (曹正林 摄)

“转动”双向赋能

保护与发展的共生共赢

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在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推动了对生态保护的关注与实践。

近年来,凉山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对泸沽湖和木里香格里拉湖实施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在四川省委“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与凉山州委“文旅强州”的战略指引下,盐源县围绕“千年青铜韵·世界泸沽湖”、木里藏族自治县依托香格里拉湖生态名片共同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

泸沽湖方面,川滇两省共同制定“1+3”保护治理方案,建立跨省协作机制。目前已组建10余支巡湖队伍,每日开展垃圾清理、排污监督和不文明行为劝阻。通过实施生态搬迁、建设湖滨生态廊道和植被修复工程,泸沽湖实现了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的转变,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

木里香格里拉湖同样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划定生态红线区,加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湿地修复与草原生态治理,确保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时建设环湖生态步道和观景平台,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体验的有机统一。

目前,两地旅游基础设施正在持续完善。尤其是泸沽湖景区,已新建和改造环湖公路50余公里,铺设旅游步道30多公里,建成生态停车场12个,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交通拥堵的问题;开通西昌至泸沽湖的景区直通车,优化了多条公交线路,串联起湖畔各个村落与核心景点,让游客出行更便捷、更环保。同时,当地还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游客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预约门票、查询景区信息、报名民俗体验活动,旅游服务的便捷度与舒适度显著提升。

从格姆女神山之巅到泸沽湖波心,从千年民俗仪式到国际对话舞台,转山转海不再只是摩梭人世代相守的重要民俗,它已经成为凉山州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明互鉴、生态共守、发展共赢的时代新途。

今日泸沽湖,正以文化为舟、生态为桨,在凉山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姿,更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这场人与山海的对话,正讲述着越来越璀璨的未来。

(李霁玥 陈国盼)

(盐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后工业浪潮下,潜江晓飞歌工业文... 后工业浪潮下,潜江晓飞歌工业文旅项目:奏响工业旅游 三产融合的激昂交响。 在后工业时代的宏大叙事里,...
中秋节乌鲁木齐旅行团16天游一... 中秋佳节想带一家子去乌鲁木齐玩16天?这份经典方案绝对适合!乌鲁木齐秋景如画,草原金黄、湖水碧蓝,还...
读诗词游水韵江苏丨“乐园之都”... 在长三角中心地带、江苏南部,有一座被“太湖”“运河”“茅山”温柔环抱的城市——常州。从新石器时代的“...
新华全媒+|第22届中国—东盟...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3200余家中外企业参...
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 9月17日,2025重庆服务消费季暨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大渡口区举行。 ...
九月南疆纯玩小团八天游带娃旅游... 九月南疆纯玩小团八天游带娃旅游特别值得!这里有金黄胡杨、千年古城和浓郁风情,玩得舒心又省力,还多亏了...
国庆前夜火车票开售,多条热门线...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焱 昨天,国庆前夜(9月30日)火车票开售,国庆预订进入高峰期。去哪儿旅行数据...
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 山盟海誓,情融两岸。9月15日上午,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
广西靠谱旅行社好用的旅行社哪家... 广西靠谱旅行社怎么选?从业15年的本地人告诉你门道 每次刷到网友吐槽在广西旅游被坑的经历,我都忍不...
以后出去吃饭首选非预制菜的餐厅... 预制菜风波今天算是慢慢平息了,但是对于食客来说,更希望看到国家能出台相应的预制菜标准,让老百姓吃的放...
发放3.3亿元消费补贴!全国国...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 文化和...
金星啤酒荣膺2025“中国精酿... 近日,“大国精酿品牌航标”——2025中国精酿啤酒发展高峰论坛暨百强榜颁奖盛典在石家庄盛大举行,金星...
原创 五... 当1905 年《定军山》的胶片在北平丰泰照相馆定格下中国电影的第一帧画面,长江上游宜宾的“利川永”五...
罗永浩怒怼西贝“预制菜充现炒”... 9月11日,罗永浩在直播中对西贝餐饮发起质疑,直指其存在“用预制菜冒充现炒”“定价虚高”的问题,同时...
原创 饭... 做的时候记得多煲米饭,味道实在太香了,又下饭! 肉末烧腐竹 材料:猪肉末,生抽,淀粉,老抽,料酒,食...
安徽黑椒牛肉粒超赞,肉质嫩滑超... 安徽黑椒牛肉粒是一道深受欢迎的家常菜肴,其风味浓郁,做法简单,适合日常餐桌。这道菜以牛肉为主料,搭配...
安徽流心芝士塔秘籍,控制好烘烤... 安徽流心芝士塔是一道融合了地方特色与西式甜点元素的精致小吃,近年来在家庭烘焙中逐渐流行起来。它以其外...
广东黑椒牛肉粒,家常做法做出大... 广东黑椒牛肉粒是一道颇受欢迎的家常菜,以其浓郁的黑椒香气和牛肉的鲜嫩口感而备受喜爱。这道菜的做法并不...
在泰国,不按喇叭 | 罗小茗 借着去洛坤参加亚际文化研究双年会的机会,在泰国溜达了近十天。从曼谷到洛坤,再从洛坤到清迈,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