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
提起意大利的美食,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意大利面,的确如此,意大利面可以说得上是享誉全球了。不过作为“西餐之母”的意大利菜中可不仅仅只有意大利面,勇于探索的意大利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里发明出了无数美食,其中很多都不逊于意大利面,比如
颇具情调的提拉米苏、香甜可口的手工冰激凌、柔嫩多汁的佛罗伦萨式牛排
,它们都让人回味无穷。那么它们是如何被发明的,意大利的饮食文化中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意大利菜为什么又被成为“欧洲大陆烹调之母”?下面我就以上问题,对意大利的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意大利特色美食扬名天下
意大利民族是一个美食家的民族,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无数美食,除了在世界广为流传的意大利面以及披萨,它的海鲜和甜品也同样让人留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佛罗伦萨式牛排
产于托斯卡纳地区的牛的T骨牛排,柔嫩多汁。在上面涂满橄榄油、盐和胡椒,用木炭烤制而成,不超过三分熟,新鲜嫩滑,口感极佳。
2、意大利粉
也叫意大利面,传说是起源于中国,融合了意大利的饮食习惯而成,面很有咬劲,咬起来有些硬硬的感觉,种类十分丰富,有近五百种之多,如果再加上独具特色的面酱,恐怕得有上千种。意大利面的酱料有白酱、红酱、香草酱、黑酱和青酱,都是用新鲜材料制成的。可见,意大利饮食很讲究原汁原味。
T骨牛排
3.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在意大利语中有“带我走”的含义,据说是一个士兵出征时,妻子将所有饼干和糕点做成一份,让它作为丈夫远行的干粮,丈夫每当吃到“提拉米苏”时就会想起家乡,想起妻子。浓浓的咖啡香和芝士香,再加上这种浪漫的相思情调,使得“提拉米苏”成为最受人们青睐的意大利甜品。
4.披萨
起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城的比萨,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那不勒斯的比萨饼仍然是最正宗的。这种萨饼是将面团擀成薄薄的圆饼状,再根据各自的口味,往上加些别的料,比如青椒、蘑菇、香肠、火腿、洋葱等,饼底可以涂些番茄酱,涂了番茄的叫做红底,不涂的则叫白底,再添加一些不同种类的奶酪,就形成了别具风味的披萨,这一风靡全球的美味确实让更多人认识了意大利。
5.红酒
意大利自古就有“葡萄酒之国”的美称,该国的葡萄种类特别丰富,据说有一千多种,葡萄酒的风味因此别具一格,既有芬芳多元的巴罗洛,又有细致典雅的巴巴莱斯科,还有馥郁强劲的阿玛罗尼,这些都让嗜酒的人痴迷不已。
提拉米苏
独特地理环境,造就别具一格的饮食习惯
1、讲究原汁原味
意大利菜以新鲜可口著称,十分注重食物的营养,强调美味与营养并存,追求自然和艺术的统一。比如意大利南部地区十分偏爱用
天然的或者经过简单加工的东西作为调味品
,很具代表性的就是番茄酱,当然,还有黑胡椒、罗勒以及奶酪等。
而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一是阿尔卑斯山脉割断了北部的严寒,亚平宁半岛深入地中海当中,这使得意大利相比同纬度地区,更加温暖湿润,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都是土壤肥沃的平原,十分适宜种植各种果蔬,盛产乳类、肉类产品和粮食作物;二是意大利南部及沿海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冬季温暖多雨,这种独特的气候,利于农产品营养的积累和特殊风味的形成,以至于意大利的农产品质量很高,种类也十分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都促成了意大利人对原汁原味的偏爱。
2、注重各类酱汁的制作
意大利北部地区的人十分喜欢用各种酱汁给菜肴调味,比如意大利香醋、种类多样的特色肉酱等,肉酱的原料主要是牛肉、猪肉、胡萝卜、番茄、柠檬、牛奶、葡萄酒、 橄榄油等,这些都让意大利人的饮食别具风味。
3、特别的用餐制度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一天中最正式的应该是午餐,人们尽量把营养丰富,风味十足的食物放在中午的餐桌上,而意大利人的正餐却是晚餐,由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十分炎热,中午时人很难有食欲,而清爽凉快的晚上更适合意大利人和家人一起享受晚餐。
原汁原味番茄酱
意大利人的晚餐很有仪式感,一般包括以下五道菜:开胃菜,比较有名的就是蜜瓜火腿这道菜,将火腿切成薄片,和蜜瓜一起食用;米面佳肴,比如各种意大利面和米饭,北方米面均有,而南方却偏好意面,以及各类独具风味的酱料;主菜,称为正餐的灵魂,以油炸或者烧烤为主,通常用盐及橄榄油充当调味品,比如风靡全球的佛罗伦萨牛排、意式大虾、意式煎鸡胸和美味的小牛仔肉等;甜点,这对意大利人来讲,也是必须的,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丰富的水果都让人口味大开;咖啡,意大利人嗜好于浓浓的带泡沫的那种味道。总的来说,意大利人精心于制作以及享用各种美食,这是他们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
4、独具特色的分餐制
意大利三面靠海,特殊的地理环境铸造了意大利人开拓、理性、勇于探索的精神,强调个性、崇尚独立的理念深深融入了饮食当中。意大利菜中,除了汤类、酱汁是多种食物材料混合调制的,其他的都是单独烹饪的,即使有搭配,也只是到了盘子里之后才混合。正式用餐时,基本都是采取分餐制,更是将独立自主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古罗马帝国对外扩张,促进民族大融合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代,意大利菜也源自古罗马帝国宫廷,历史悠久,被称为“欧洲大陆烹饪之母”。几千年来,意大利饮食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化,直到形成现在别有特色的意大利菜系。
1、饮食种类的变化
早期的罗马人饮食比较简单,他们认为日出时分,人就应该进入公共的黎明时间,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准备早餐,大多会吃一些面包、奶酪或者昨晚剩下的食物;而中午则是以面包、香肠或者鱼为主;晚餐是比较正式的,当时叫做“切纳”,不过主要也只是一些烤肉。
古罗马人最基本的食物是谷物,利用谷物做成面包或者粥,常常食用的蔬菜主要是卷心菜和生菜,肉类也十分局限,主要是猪肉,牛肉只能是祭祀时才能享用。总的而言,古罗马时代的人饮食种类还是十分单调的。
红酒
随着古罗马的对外扩张,越来越多的民族涌入了这片土地,他们把自己的民族特色都逮到了这里,以至于古罗马人的饮食种类大大丰富,各种肉类、酱料、蔬菜、水果都变成了古罗马人餐桌上的美味。正如塞内加写道:“为了我们的口福,
没有遭受洗劫的湖泊、海洋、森林和陆地,究竟哪里还有呢?
”可见,古罗马人的食物种类已经很全面了。
2、厨具的变化
最初,古罗马人的餐具都十分简陋,用粗糙的陶器或者青铜制成。中庭的中央是罗马人做饭和取暖的灶,设施十分粗糙。而随着罗马人在对外战争中的胜利,他们变得特别奢侈,李维在《自建城以来史》中写道:“公元前186年,从亚洲回来的军队,开始将国外的奢侈品带回罗马。除了在当时已经属于奢华家具的单腿桌子和餐具柜。”罗马人对餐具越来越重视,他们更喜欢金、银、萤石和水晶材质的餐具,可以说得上是极尽奢华了。
3、就餐过程的变化
罗马人认为神是无处不在的,他们每次就餐前,都要先在家里的祭坛上摆放食物来祈祷美好的一天,从这些简单的仪式中可以看出,罗马人的就餐过程还是十分朴素和简约的。渐渐地,罗马人开始讲究餐桌礼仪,在就餐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礼仪规定,就餐人的座次、人数、姿态以及整个用餐过程都有一套标准的流程。比如来宾人数,瓦罗说:“宾客的人数不能少于三人,不能多于九人”,在位置安排方面,宴会主人会按照来客的性格及身份地位妥善安排来宾的位置。
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罗马人的饮食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崇尚节俭,讲求朴素的生活状态很快变得追求奢侈、贪图享受,伟利奥斯在《罗马史》中写道:“罗马人已经陷入昏睡、失去警惕,变得沉溺于享受。”
欧洲传统餐具
总结
意大利饮食源于古罗马帝国宫廷,历史悠久,被誉为“西餐之母”,甚至有“不食意大利菜,不知西餐真面目”的说法。从最初崇尚节俭、讲求节制的饮食风格演变为偏爱奢侈、追求精致,从单调的食物种类到囊括了“天空、海洋、湖泊、陆地”的餐桌美味,从简单的用餐仪式到一整套从用餐人数、姿势、座次的规范,都是意大利菜系不断发展的体现。意大利美食及其强调自然的饮食习惯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意大利菜系在世界各地都有了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马史》
2、《农业志》
3、《自建城以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