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晨报与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共同举办的“非遗传承小使者”活动,在这个夏日火热开启啦。
7月31日下午,第四场线下活动来到了位于紫峰购物广场的南京大牌档公益亲子学堂,开启了新一场的研学活动。在学堂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换上古色古香的服饰,沉浸式感受南京特色小吃“天王烤鸭包”的历史渊源,并亲手制作了天王烤鸭包。
老师用有关“御膳房”“满汉全席”等等一系列问题,将烤鸭包的历史地位勾勒出来,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纷纷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
介绍完天王烤鸭包的历史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围到讲台旁边的小桌子上来,具体地学习怎样包好一个烤鸭包。“烤鸭包的馅料里面有猪肉、烤鸭肉和烤鸭卤三样东西,所以闻起来特别香。”
烤鸭包的制作一共分三个步骤:擀面皮、装馅、捏包子。擀面皮的时候,老师说道:“揉面有三光:面光、碗光、手光。我们要先把保鲜袋里的面倒入装有水的盆子,揉成光滑的面团后再将面团搓成长条,分为3份大小一样的面团。将按扁的面团放在餐垫上,双手滚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面皮。”擀好面皮之后,老师把称好的馅放在面皮中间,用右手捏出包子的褶子,并给包子留出一个小口。老师介绍说,这样蒸好之后才会有汤汁。孩子们听完整个制作过程之后,都跃跃欲试,立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取出面团开始动手揉面。
虽然听了老师的讲解,但是自己动手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的小朋友包子露馅了喊老师来救场,有的求助自己的父母,也有的小朋友自己慢慢摸索出了包包子的门道。包好的包子放进标号的蒸笼里,被老师拿去蒸熟。
在等待的时间里,宁波银行的老师给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小小银行家”的活动。孩子们了解到用“贝”作偏旁部首的汉字大多与“钱财”相关,认识了很多其他地区国家的纸币长什么样,知道了金融知识的重要性。
讲解活动结束后,老师把同学们的包子端了上来。孩子们连忙凑上前,找出写有自己编号的蒸笼。看到刚出炉香喷喷的烤鸭包,孩子们成就感满满,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精彩作品
传承非遗文化,赶快行动起来!同学们,一起来关注“非遗传承小使者”活动吧,期待你们的来稿和参与。近日,也涌现出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例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的王苏爻同学投来了一幅画作。采访中记者得悉,该同学去年第一次参加“非遗传承小使者”活动时,特意去了解了南京非遗美食开洋干丝、黄桥烧饼。今年则为白局画了一幅画。她表示,南京白局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市井生活皆有,期待它能被更多人了解喜爱,让这古老艺术永焕生机。
漆扇这项非遗项目在这个夏天格外流行,而来自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石若涵同学则别出心裁地为漆扇创作做了一首诗:
《非遗漆扇》
五色油彩入清池,
化作云霞四周开;
白面团扇急切切,
举身入池重开颜;
轻拢慢捻速速提,
要留惊艳在一身;
上河碧落下江海,
流光溢彩赛丹青。
家长表示,孩子很喜欢做漆扇,也很喜欢写作文,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希望可以为非遗文化传承也做出自己的努力。
传承非遗文化,
赶快行动起来!
同学们,
一起来关注
“非遗传承小使者”活动吧,
期待你们的来稿和参与。
征
稿
启
事
你们去过南京的哪些场馆,哪些社区,还有哪些餐馆,感受过哪些非遗项目?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画一画,还可以借助爸爸妈妈的帮忙,拍一拍,向我们介绍你心中最爱的非遗项目吧!做一个小小传承人!
征集要求
征集主题:“介绍我心中最爱的南京非遗项目”
征集时间:即日起-9月10日
参赛对象:南京市中小学生
作品形式:作文/美术/视频
1、作文,1000字以内,讲述自己喜爱的南京非遗项目,抒发情感。
2、美术,以绘画作品照片或扫描件形式上传,以南京非遗项目为蓝本创作。
3、视频,3分钟以内,讲解、展示某个南京非遗项目,或者展示动手制作过程。
奖项荣誉
作品征集过程中,优秀作品将予以在南京晨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展示。作品征集结束后,将邀请专业评委进行评奖。作文、美术、文字类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发放荣誉证书和奖金。同时设立优秀奖、人气奖,颁发荣誉证书。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丰富的线下活动。
投稿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在线提交作品
END
实习生李盈涵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仲敏
摄影潘菲
编辑 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