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县域经济排名发生新变动。在7月31日举办的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赛迪顾问对外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山东共有12地入选,数量居全国第3。
2024年山东“百强县”
1.烟台龙口市(全国排名8)
2.青岛胶州市(全国排名18)
3.枣庄滕州市(全国排名39)
4.威海荣成市(全国排名42)
5.潍坊寿光市(全国排名43)
6.济宁邹城市(全国排名46)
7.烟台招远市(全国排名51)
8.潍坊诸城市(全国排名56)
9. 青岛平度市(全国排名65)
10.潍坊青州市(全国排名96)
11.东营广饶县(全国排名97)
12. 烟台莱州市(全国排名99)
山东头条news整理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本年度百强县评选继续设置“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个指标为核心的“双门槛”,即GDP≥6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
苏浙鲁稳定前三
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6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3席,东北地区占3席。其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席、15席和12席。
梳理榜单发现,与2023年相比,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上榜百强县也多为老面孔。榜单显示,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晋江、慈溪、太仓、龙口、宜兴、长沙继续稳居前10。
龙口风景图。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研究发现,百强县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在总体规模、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比肩,二产增加值超过“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富民”与“强县”并重。
县域经济形成了三大模式:包括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狼群模式”;福建、山东、湖北、四川、湖南为代表的“雁行模式”;贵州、山西、江西、河北、云南的“狮王模式”。
烟潍上榜县市数量居全省首位
山东头条news梳理发现,山东省12地上榜,全国排名第3,与2023年上榜总量相比,排名不变,但数量减少1地。
从山东省内来看,烟台、潍坊2市均有3地入选,各占山东总入选数量的四分之一。青岛次之,拥有2个“百强县”;枣庄、威海、济宁、东营各有1个。
梳理榜单可看出,与2023年相比,寿光、邹城、青州名次有所前进,胶州、荣成、诸城、平度等地名次有不同程度下滑。另外,在排名上,招远反超诸城,青州反超广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排名71的莱西、排名84的邹平遗憾落榜,而莱州时隔1年,再次成为“百强县”。
此外,邹城、青州两地已连续两年排名有所进步,诸城、平度两地则连续两年排名下滑。
青州风景图。图片来源:青州文旅
县域经济路在何方
《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千亿县形成了六大典型发展模式。其中提到“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
近年来,山东涌现出胶州、龙口等经济总量超千亿的经济强县,龙口的高端铝材、胶州的机械装备、荣成的海洋食品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
胶州五大新城现代产业之城——卡奥斯新城效果图。图片来源:参考消息
而且,在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要素创新的基础上,这些“千亿县”打造出专业化、集约化、链条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在山东,推动县域力量“突围”,政策支持力和引导力正在不断加码,脚步明显在加快。
今年5月,《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出台,选出40个试点县域,分为引领发展试点、特色发展试点、跨越发展试点三类,明确提出实施“一县一策”。
方案中还提到“强化毗邻县域协同联动发展,探索开展跨省合作”。山东对此已有一些实践,包括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等跨县域、跨市域联动发展模式都在积极探索推进中。
部分素材来源:赛迪顾问、大众日报、海报新闻
文字、编辑:王采怡
1、上海首位“80后”区长系山东人
2、青岛官方回应胶州湾过海铁路进展
3、山东这段高铁有望先行开通,另一条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