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么你知道是京中轴线的申遗历史主要历程有多艰辛嘛,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阶段(提出和准备)**
2011年,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
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遗预备名单》。
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编制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和中轴线申遗申报文本。申遗对象确定为老城7.8公里长的传统中轴线及周边地区。
**明确遗产点和目标阶段**
到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14处遗产点,分别是: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将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推进阶段(各项保护整治等工作)**
2020 - 2021年期间 :
- 北京市制定中轴线申遗时间表路线图,印发《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 加快文物腾退,编制先农坛、太庙、社稷坛腾退整治工作方案,协调推动五八二电台、先农坛庆成宫、贤良祠腾退,宏恩观已完成环境整治和展示利用方案编制。
- 文物修缮方面,正阳门箭楼修缮工程已开工,永定门御道保护工程、先农坛太岁殿东配殿、庆成宫东配殿修缮工程已完工,社稷坛中山堂修缮工程年内完工。风貌整治任务进展顺利,北海医院和天意商城已完成降层拆除工作。
- 2021年中轴线申遗做实申遗保护管理机构并充实人员;基本完成中轴线申遗文本,同步修订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中轴线沿线文物腾退和环境整治加快,提升遗产环境风貌。实施正阳门箭楼、钟楼等文物保护工程。加强老城和中轴线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
**关键申遗阶段**
2023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
2023年8月 - 2024年2月,顺利完成现场技术评估,编制提交两次补充材料和专业答辩。
2024年5月30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形成评估报告,作出将北京中轴线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最高评估结论,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申遗成功**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那么,你觉得此次申遗成功,对中国有哪些影响呢,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