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上的童年,快点结束
创始人
2024-07-23 17:30:10
0

□雪樱

这条老街上的摊贩,换了一茬又一茬,南腔北调,煎炒烹炸,全都仰仗着附近这所大学的资源。校门口的风光,是烟熏火燎、吆喝不断中的生计,也是掉在地上、走进心坎里的故事。

拨开挨挨挤挤的人群,有家卖炒焖饼的,摊位并不起眼,甚至一眼望过去极易略过。只见一男一女埋头炒菜,后背上冒出个小孩,再定睛打量,是双胞胎,兄弟俩正来回摇摆,嘴里咕哝着什么,嘻嘻哈哈的样子。不经意间的发现,把路人的视线拉长、变细,搓成一根金色的绳子,与炙烤的烈日融为一体,瞬间燃成一团火焰。

临近暑假,听说要来一批体育生集训,小商贩们立马抢站队形,大多数表面一团和气,私下暗自较着劲儿呢,谁家生意好,都门儿清。比如那家小笼蒸包、千里香馄饨,进入夏季,别人家临近中午才出摊,他们瞅准了商机,每天一大早就出来,待别人出摊他们就收摊。直到上周末出门挪车,我才知道他们就在我们小区租房住,两口子是安徽蚌埠人,四十岁冒头,干活爽利。

卖炒焖饼的呢,被挤在了中间位置,好像夹心饼干中间的奶油,不上不下。俩孩子一沾地,就到处乱跑,男人戴着雾霾蓝的油布围裙,一顿呵斥,连恐带吓,根本不起作用。女人站在一旁,面无表情,目光盯着食客的停留,好像在说“来份炒饼吧”,又像在抱怨“这该死的天气”,反正脸上没有笑意,几近大理石雕塑线条般僵硬。

此后,再路过他们的摊位,我就不禁放缓脚步,目光仿佛长出小翅膀,先拍拍双胞胎,再拍拍夫妻俩。

双胞胎兄弟未满两岁,个头高,但偏瘦,跑起来像一阵疾风,嗖的不见了人影,哪里人多往哪里钻。与很多双胞胎一样,兄弟俩的长相就像复制粘贴过来似的,外人很难辨认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但这不妨碍人们对他们的喜爱。

用腰凳背着孩子做生意,乃权宜之计,求个安全。可是,兄弟俩岂能买账?一个像坐飞机,手舞足蹈;另一个把玩手里的小汽车,爱不释手。

饭点过后,人群渐渐散去,就像海水退潮一般,露出布满油垢的地面、横七竖八的桌椅、一地狼藉的垃圾,等待环卫工过来清理。这个时候,双胞胎被从后背上放下来,一落地就撒丫子乱跑,听见马路中间的汽车鸣笛,也不知道躲。

男人跑出去几步,一把揪住孩子的衣领,顺势揽进怀里,扬起大手就是两巴掌,说:“看你还跑吧?”

男孩也不哭,停顿片刻,使出吃奶的力气,挣脱身子跑了出来,“咯咯咯”笑个不停,却叫人心里不忍。

男人转身收拾长条桌子,把剩下的蔬菜和其他食材一股脑儿倒入炒锅里,颠起翻个滚儿,出锅盛进盘里,准备开饭。两个男孩一下安静下来,男人给这个喂一口,又逮住那个喂一口,就这样左右开弓,他们吃得津津有味。

也许是饿过了头,两个孩子开始抢着吃,一口接一口,吃得差不多了,举起奶瓶子就喝,咕嘟咕嘟,像两只小牛犊子,不一会儿肚子就圆了起来,鼓鼓的,一起一伏,叫人嘴角上扬。

不知是饭菜可口,还是大家关照,他们家的炒饼挺受欢迎。听他们的房东说起,小两口来自南方偏僻小城,那里常刮台风,双胞胎是他们的第三胎,老家还有一女一儿,由奶奶带着,女儿已经上学。

听到这里,我愣住了。南方、台风、三胎,连缀起一家人的精神版图,足以使人联想到他们的处境。

孩子是上天赐予的最宝贵的礼物,接住这个礼物,也意味着要养家糊口,意味着责任与负重。他们把孩子背在身上,一边炒菜、吆喝、招呼顾客,一边哄着、喊着、回应孩子。

饼丝、豆芽、辣椒,在炒锅里加热、杂糅,伴着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一起向上升腾;红辣椒的气味,离着老远就能闻见,直往眼睛里钻,他们顾不得擦,炉火蹿起老高,抄底翻锅,再一次翻锅,大功告成。

汗水打湿了后背,但是后背上的孩子,依然在空中做着小游戏,属于孩子独有的游戏,属于这个夏天的风景,路过的人蹭得一身清凉,懂得的人从此不再抱怨。

这对双胞胎,让我想起以前的五楼邻居。她是大学老师,与我是本家,有一段时间,她用小背篓背着年幼的孩子出门,逢人问起,她笑而不答。

事后,她私下告诉我,孩子的脊柱有问题,医生给其佩戴了矫形器,不能抱着,只能背着。她的老家在贵州大山深处,就委托母亲带来小背篓,出门背着孩子,就像小时候下山卖山货那样。

说完,她红了眼圈。后背上的孩子,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诗人娜夜说过:幸福,来自每一下,所用的力。多年以后,双胞胎长大了,说不定早已记不得这段后背上的童年时光,但是,他们的人生马拉松中,父母的“每一下用力”,以及被红辣椒辣红眼睛的无声忍受,都将会成为精神的盐,融入他们的骨血和灵魂。

老街上的小商贩迎来送往,就像护城河里的泉水,日夜奔腾,生生不息。也许,炒饼小夫妻很快会换个城市,继续摆摊做生意,他们的迁徙向来如此,漫无目的,有如浮萍。

后背上的童年,快点结束;双胞胎兄弟,快点长大。这是我唯一的期盼。

(本文作者为济南80后青年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政协委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旅顺晋商酒厂:传承汾酒工艺,创... 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象征。每一滴酒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一段故事,一种情感。旅顺晋...
酸奶新国标来了!这些变化关乎健... 近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发酵乳》 (GB 19302—202...
茅韵融疆 盛境启幕——茅台文化... 茅韵融疆 盛境启幕 ——茅台文化体验馆盛大开幕,千年酱香型国酒大放异彩 (特约记者凯迈)2025...
成都海大中医赵春天:想补脾,立... 秋天到了,又到了栗子上市的季节,过几天街头巷尾就会飘来糖炒栗子的香味儿。热乎乎的栗子放在纸袋子中,咬...
平底锅vs空气炸锅,谁才是“烧... 平底锅vs空气炸锅,谁才是“烧腊顶流”的最好搭档? , ,, 这次搜罗了在家做叉烧的三种方法,自己...
原创 豆... 豆角是夏季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做法多样。今天就来分享几种让豆角鲜香入味、下酒...
秋天要喝雪耳莲子百合羹 . 雪耳莲子百合羹(润肺养颜) 食材清单 • 干雪耳(银耳):1朵(约15克,选朵大、颜色偏黄的,避...
“广东鲜品”亮相上海!现代化海...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通讯员 粤农轩 8月26日,“粤鲜粤好,沪上鲜享——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发布”...
原创 高... 咱今天唠唠高速服务区的饭菜哈。好多人自驾出行的时候,都在服务区吃过饭,那服务区的饭菜到底好吃不?这个...
黄宗泽特地来深圳品尝的鲜炒黄牛... 当香港明星黄宗泽现身深圳湘辣辣门店,并非简单的商业站台,而是以“鲜炒判官”的身份深入后厨、品鉴牛肉,...
家常版辣子鸡丁:外酥里嫩超下饭... 辣子鸡丁是一道经典川菜,以鸡肉外酥里嫩、辣椒香辣过瘾为特点,下饭又下酒,在家操作也能还原地道风味。以...
原创 比...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能找到那些令人惊艳的佳肴。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道比油焖虾更惊艳的虾肉做法...
《一口咸蛋黄烧麦,糯香爆汁,吃... 做又香又糯的「咸蛋黄烧麦」太绝了,简直是人间美味!需要什么材料 糯米饭200g,饺子皮8张,腊肠1根...
探秘私房烘焙热潮:为何越来越多...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时不时就能刷到各种精美的私房烘焙作品,从可爱造型的小蛋糕到香气四溢的面包,让人垂...
自助餐便宜又好?其实你早就被“... 自助餐就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餐饮模式之一了,它里面的食物种类非常多,各种肉类海鲜,冷菜热菜,饮料...
原创 三... 三伏天里,烈日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变得黏腻闷热。这时候,一碗清润滋补的牛腩汤,既能解暑又能开胃,实在...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福建:沿千年文... 在福州,有一条跨越2200多年未曾移位的城市文化中轴线,它串联起古城的历史脉络,承载着闽都的独特气韵...
冬格措纳湖:湖映雪山 鸟伴草甸...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冬格措纳湖。人民网 况玉摄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冬格措纳湖,初秋...
去重庆游玩四天三晚跟团人均多少... 重庆,这座魔幻般的山城,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诱人的美食而闻名遐迩。从错落有致的高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