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又到了栗子上市的季节,过几天街头巷尾就会飘来糖炒栗子的香味儿。热乎乎的栗子放在纸袋子中,咬开后香香甜甜的,简直太幸福了。
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的赵春天主任说,栗子不仅是小零嘴,还是补脾好物,遇见卖栗子的买上两斤,做好后不仅味道好,还补脾又补肾,是非常接地气的“养生好物”!
为啥说栗子是“脾之果”?
赵春天主任进一步指出,中医讲究“应季而食”,秋天对应五脏中的“肺”,但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入秋后更得好好养。
《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但其实,栗子的“双向滋补”更绝——它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既能补脾气,又能固肾气。
赵春天主任:如果你有以下困扰:
·稍微吃点儿凉的就开始拉肚子、胃胀;
·总是感觉自己腰酸腿软的,没力气;
·手脚冰凉、面色萎黄。
可以每天吃几颗栗子来给自己的脾胃加把火,栗子能促进人体脾胃运化,还能帮助你肾气收敛,缓解秋乏、腰酸。
赵春天主任推荐3个栗子的“黄金吃法”:
1、水煮栗子
生栗子清洗干净后可以用小刀在上边划个小口(这样方便熟了剥开吃),冷水下锅煮个20分钟左右就熟了。
水煮栗子软糯香甜,而且没有糖炒栗子的含糖量和热量高,适合脾胃虚弱的老人、孩子吃,每天吃个5-10颗。可以放在下午三点多当做加餐吃,管饱还营养。
2、栗子粥
准备大米或小米,生栗子、红枣,先将大米/小米放到锅中煮,等米煮的半熟的时候放入去壳的栗子,还可以放几颗红枣,一起煮到软烂就能吃了。
小米能健脾、红枣有补血的作用、栗子有健脾补肾的作用,三者放在一起煮粥,早上喝一碗,让你的身体一整天都暖暖的。
3、栗子炖肉
可以买点儿鸡肉、排骨等,然后和栗子一起炖着吃。这样栗子中吸收了肉的香味,还能中和肉的油腻,还可以放一些山药,这样健脾效果翻倍,而且全家都能吃。
赵春天主任推荐2个挑选栗子小技巧:
1、捏:外壳捏起来比较硬实的,软的可能已经坏了;
2、看:外皮颜色是深褐色的、带黄泽的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