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洛阳的美食,你会想到什么?什么是你最想尝一尝的?如果有机会来洛阳玩,那么这些本地特色你可别错过了~
牛肉汤
在洛阳有句话叫做“三天不喝洛阳汤,给个神仙也不当”,洛阳人喜欢喝汤,早晚见面打招呼都要问声“喝汤了没?”,更是将汤喝成了一种文化,洛阳也因此被授予了“汤城”的名号。洛阳的汤种类繁多,以洛阳八大汤:不翻汤、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杂肝汤、胡辣汤为主。
其中牛肉汤名震四方,是来到洛阳必须喝的一碗汤。牛肉汤馆在洛阳遍布大街小巷,新鲜的牛骨不仅要泡上一天一夜,更是要加足了佐料慢熬一个晚上,用时间兑换来的美味,闻一下就已是垂涎欲滴。喝上一口汤鲜香醇郁,牛肉软烂细嫩,再配上红辣子和烙馍,一碗见底立刻浑身舒坦。
烫面角
在洛阳新安县有道征服了众多洛阳人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名为“烫面角”,它创制于1914年,素来有着“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还在去年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燕菜
牡丹燕菜属于洛阳当地的一道传统名菜,传说这道菜还和唐代的武则天有关,是宫中御厨做给她的美食,她吃过大加赞赏,取名“义菜”,后边因为它外形像燕窝,所以改名为燕菜,流传至今。
再到后来周总理在洛阳宴请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时,就上了这道菜,看到这菜中雕刻着牡丹花特别赏心悦目,所以命名“洛阳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也被人们称为是“千年盛宴”,起源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也是中国保留下来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每一道热菜都有汤,就像流水一样是一道一道上的,有八道凉菜,十六道热菜。
牡丹饼
洛阳牡丹甲天下,来洛阳游玩,怎能不尝一下用牡丹花制作而成的鲜花饼呢?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花既能食用,也能药用。
相传牡丹饼还是武则天发明的,也叫作“天皇饼”、“牡丹糕”,从此这种鲜花饼的制作工艺也就流传了下来。
洛宁蒸肉
洛宁蒸肉是洛阳甚至整个豫西地区的一道特色名菜,当地人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专门宴请宾客,都会做上一份洛宁蒸肉用来自食或者待客。
洛宁蒸肉主要是以猪肉片和地瓜粉条为主食材,再用大葱、面酱、玉米面粉等调料一起搅拌而成,再上笼蒸熟。猪肉经过腌制和面粉的包裹,蒸出来香味扑鼻,入口咸香软嫩,再来上一口吸满肉汁的粉条软糯不失韧劲,吃完回味无穷。
清蒸魴鱼
清蒸魴鱼是洛阳的传统风味名菜。魴鱼俗名月亮鱼、武昌鱼、月亮鲳等,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蒸的魴鱼更加原汁原味,特别鲜美,颇受众多食客的喜爱。
连汤肉片
连汤肉片是河南省洛阳市的传统名菜,是河南洛阳水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连汤肉片是用猪里脊肉为主料,配上木耳、金针菇等多种辅料一起精心制作而成。肉片吃起来特别滑嫩,肉汤酸香爽口。
浆面条
流行于河南多地的名吃浆面条最早起源于洛阳,许多没有食用过浆面条的朋友,在第一次见到这种浓稠的面条时,多会因其散发出的酸腐味而无法下口。
实际上那股酸味是由绿豆淀粉所过滤的浆水发酵出来的,和北京豆汁的本质一样,但不同的是酸浆里放了面条、黄豆、花生米、芹菜、香油、花椒等多种具有不同香气的食材,香味汇聚在一起,浆面条吃起来浓香可口。蔬菜的清香把酸味变得清爽,爽脆的口感则弥补了面条的软糯浓稠感,保证让人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横水卤肉
横水卤肉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的特色美食。横水卤肉肥而不腻,烂而不化,唇齿留香。
相传当年唐太宗为平定叛乱,御驾亲征至横水与叛军厮杀。当地老百姓为将士杀猪数十头,煮到肉快半熟时,前方将士急需草药,情急之下,老中医把自己开出的草药投入肉锅。谁知肉熟后,揭开锅盖,奇香扑鼻,将士们吃后精神大振,。将士报捷时,将卤肉献给圣上,圣上龙颜大悦,封横水卤肉为国宴御菜。经过几代人的改良和传承,横水卤肉名扬千古,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
小街锅贴
洛阳的小街锅贴已经被列入了非遗,据说已经流传上千年了,从北宋年间的煎饺子演变而来,吃着外焦里嫩,焦脆软香,真的是越吃越香,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人去排队购买,需要排上20多分钟才能买到。
葱扒虎头鲤
在唐朝时,这道菜上桌鱼头必对武则天,做昂首上扑状。因“鲤”与“李”谐音,武则天便举筷把鱼头按下,喻指一举击溃李唐贵族的反攻势力。之后,诗仙李白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