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木薯大量上市,一種叫木薯糖水的傳統甜品盛行網絡。該小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較為常見,其熬制後淡黃、軟糯的品相,讓不少網友爭先嘗試,自學熬制。12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在某社交網絡平臺上搜索“木薯糖水”關鍵詞,有上萬篇筆記內容,其中僅制作方法就有超1500篇。而在某網購平臺搜索“木薯”,產地多來自廣西,多店月銷量上萬單。
木薯糖水美味可口的同時,處理不當也存在一定風險。有網友稱,在食用自制木薯糖水後,出現瞭頭暈、惡心、嘔吐、胃脹等癥狀。為此,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瞭國傢木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傢申章佑。他表示,“引起中毒的原因較為復雜,不一定是木薯惹的禍。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標準,將經去皮、浸泡等簡單加工,且氫氰酸含量小於50mg/kg的木薯歸為可食用木薯。但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的鮮木薯存在風險。”
▲網購平臺上售賣的木薯
木薯糖水受熱捧 有網友稱食用後不適
近日,在某社交平臺上,“木薯糖水”成瞭高頻詞。不少網友曬出自制木薯糖水成品照(視頻)。淡黃色的木薯浸泡在棕色糖水裡,表面光滑,質地軟糯,用湯勺攪拌後湯汁濃鬱且熱氣騰騰,看上去讓人很有食欲。品嘗過的網友稱其“一口入魂,幸福感爆棚”“好吃到飛起,降溫必備暖食”……還有網友表示,“隔著屏幕吞口水,必須連夜下單網購木薯。”
在某社交平臺上,也有網友曬出吃木薯糖水似乎中毒的經歷。其中,一位成都的網友表示,自己網購瞭木薯,“煮瞭一鍋,剩下一碗放進冰箱第二天吃。吃完就過敏,還到醫院輸液瞭。”還有網友表示,制作木薯糖水時,“沒將木薯中間的心切除,吃完出現胃脹、頭暈、惡心等不適現象。”
▲網友稱食用木薯糖水後出現不適
紅星新聞記者在某購物平臺搜索“木薯”,發現多數店鋪售賣的木薯產地來自廣西,熱銷店鋪月銷量在1萬單以上。記者咨詢客服後瞭解到,10至12月為木薯大量上市季,木薯銷量以南方城市居多。
吃木薯是否會中毒?對此,客服表示,“沒煮熟是會中毒的。食用量大的話,也存在危險。”
專傢:木薯不能生食 一定要選用食用類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瞭國傢木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傢申章佑,他介紹稱,木薯分為食用類、飼用類和工業類三種。其中,食用類的木薯品種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有“華南9號”(黃心木薯)、“桂熱10號”(白色木薯)和“桂木薯11號”(白色木薯),“近幾年很少出現食用木薯中毒致死案例。”
食用木薯是否會中毒?申章佑解釋稱,鮮木薯中含有一類內生毒素叫作生氰糖苷,生氰糖苷降解後會產生有毒的氫氰酸。“鮮木薯的外皮氫氰酸含量較高,故生吃木薯會面臨中毒的風險。”不過,氫氰酸這種物質不僅木薯裡面有,高粱、玉米、亞麻籽、白果以及四川人愛吃的竹筍等,很多農作物的幼苗或藤蔓裡也都有生氫氰酸。因此,木薯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生吃。
申章佑還表示,“不同品種的木薯中生氰糖苷(氫氰酸)含量差異較大,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標準,將經去皮、浸泡等簡單加工,且氫氰酸含量小於50mg/kg的木薯歸為可食用木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每個人能承受的氫氰酸的臨界點也會不同,“普遍來說,人體攝入50毫克以內的氫氰酸是在安全范圍內。”
“雖然木薯沒有紅薯和山藥那麼出名,但它是世界第五大的糧食作物,世界第三大的淀粉來源。”申章佑表示,世界上有超過10億人依賴木薯生存,相當於是1/7地球人的口糧。
珍珠奶茶裡的“珍珠”由木薯粉制作而成,如果食用瞭沒煮熟的會出現中毒現象嗎?對此,申章佑明確表示,“不會。根據實驗室的膳食暴露風險評估試驗表明,食用木薯加工產品的氫氰酸日均暴露量,遠低於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傢委員提出的暫定每日最大耐受攝入量。這意味著,就算奶茶裡的‘珍珠’沒煮熟,食用後也不會中毒。”
對於網友們食用木薯糖水後出現的一系列不良反應,申章佑認為,不一定是因為食用木薯造成的,“引起中毒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衛生、烹飪方法、不慎生食,或運輸途中存在其它感染源等。木薯中毒,一般是急性且突發的。如果出現頭暈、惡心等輕微癥狀,可多喝水進行緩解,但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
申章佑建議,一定要選用食用木薯品種,食用之前,先將木薯去皮洗凈,再進行後續的蒸、煮、炒等烹飪。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圖據網絡
編輯 於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