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都知道,得瞭糖尿病,離不開飲食控制,因為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病情的發展,但許多糖友在飲食方面陷入瞭以下8個誤區,導致血糖不達標。
誤區一:少吃主食
少吃主食。不少患者認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連續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僅吃半兩到一兩,這會造成兩種後果: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癥。二是控制瞭主食量,但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標,且脂肪攝入過多。如此易並發高脂血癥和心血管疾病,使飲食控制失敗。其實,糖尿病飲食主要控制總熱量與脂肪。而主食中含較多的復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應該保證吃夠量。
誤區二:吃饅頭比吃米飯更升血糖
有些糖尿病患者偶然發現吃饅頭後比吃米飯後測得的血糖高,因而就隻吃米飯、不吃饅頭,甚至不吃所有面食。
其實,面粉、米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升糖指數非常接近,大傢感覺到升糖的差別,是因為看上去差不多的米飯和饅頭,原料的量差別很大,主要是因為大米和面粉的吸水量不同。比如,50克生米做出的米飯有一大碗,同樣多的面粉做成饅頭卻隻有半個,你吃一個饅頭,血糖當然升高更快。
誤區三:咸的食物或含甜味劑的食物不需要控制
部分糖尿病患者錯誤地認為,糖尿病就是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餅幹及市面上售賣的糖尿病專用無糖食物不需要控制,可以用來充饑。
其實,引起血糖升高的是面包、餅幹及無糖食物中的面和餡料,而不是甜味劑。所以,口感不甜的食物也會升高血糖。
誤區四:多吃瞭食物,要加大口服降血糖藥的劑量
一些患者在感到饑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可能自行加大原來的服藥劑量,誤認為多吃點降血糖藥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事實上,這樣做會加重胰腺的負擔,還可能引起低血糖和增加藥物毒性作用,加重病情。
誤區五: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較理想,但由於饑餓或其他原因,養成瞭吃零食的習慣,如花生、瓜子、休閑食品。其實,這樣也破壞瞭飲食控制。大多數零食均為含油脂量或熱量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會導致總熱量超標。
誤區六:每天隻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對身體有益。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糧,就可能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長此以往會造成營養不良。因此,無論吃什麼食品,都應當適度。
誤區七:無糖食品可以放心吃
市面上,無糖食品打著“不含糖”的幌子,使得部分糖友放下戒心,敞開瞭吃,不甜就隨便吃,其實,各種面包,餅幹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換成葡萄糖,所謂無糖食品是以甜味劑來代替蔗糖,如阿拉伯糖、木糖醇,這些甜味劑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而不增加食物的能量。
誤區八:不吃糖,但可以多吃些蜂蜜
有些糖尿病患者不敢吃糖,就吃些蜂蜜來代替。其實,蜂蜜、蜂王漿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會升高血糖是確定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采用蜂蜜替代法,可以少量選擇甜味劑來獲取甜味兒。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色中科 ★
戳“閱讀原文”一起來充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