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瞭,買好嘢食!”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瞭,對於廣州市民來說,置辦年貨的時間快到瞭!給全傢人采購上好食材,準備一桌美味,相信是“熱愛美食”的廣東人最大的幸福。廣東人對大米的偏愛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僅將大米作為每餐的主食,而且在制作各種美食時也廣泛使用。從早茶的腸粉、陳村粉、粉果等早點,到各類米制品,都充分展示瞭廣東人對米的熱愛和獨特的烹飪技巧。
中國南方種植稻米的歷史長達7000多年,並且長期以來,這都是南方人的主食。對於廣東人來說,即使物產豐富的江南地區有著眾多美味的食物選擇,對稻米的情感仍然無法被其他食物超越。無論是在傢裡還是外出聚餐,隻要有白米飯,就會感覺餐食完整,否則就感覺“好像沒吃東西似的”。
不僅如此,廣東人在品嘗大米的口感和味道方面也有著獨到之處。在中國市場上常見的米主要分成兩類:粳米和秈米。粳米一般較為粗短圓潤,黏性較大;秈米則比較纖細修長,黏性較低。由於含有更多的支鏈淀粉,蒸煮後會糊化。而在兩湖到兩廣地區,人們似乎更偏愛黏性較小的秈米。
打造“一款適合南方人的大米”,中國知名的“魚米之鄉”湖北監利,近年來在研究如何滿足南方人“吃飯習慣”上下功夫,創新推進瞭“監利大米”品牌創建“八個三”工程,形成瞭獨具“米粒細長、晶瑩剔透、軟而不糯、粘而不膩、富有彈性、清香可口”特色的“監利大米”,很好地契合瞭南方人的口感需求。
2023年12月15日-16日,主題為“監利大米 香飄萬傢”的湖北·監利首屆“監利大米”品鑒會暨品牌發佈會在當地隆重舉行。通過前期積極籌備與聯系,廣東省米業商會組織來自廣州、深圳、佛山、中山、順德、東莞、揭陽、汕頭、惠州等近十個城市的100多位大米產業供應鏈上下遊企業傢親赴監利,現場洽談、品鑒、訂購一大批適合廣東人口感習慣的優質大米。
本次活動突出宣傳“全國水稻第一縣”的地位、6000多年的稻作文化、“監利大米”生產規模、品質特色及科技發展優勢,旨在抓住“監利大米”作為“荊州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的契機,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打造“一款適合南方人的大米”,為全省“江漢大米”的品牌創建提供強力支撐,全力使“監利大米”成為湖北省“江漢大米”的拳頭產品、核心產區。同時積極拓展與華南地區各省之間的市場橫向合作,“讓價格供應穩定、質量有保障、口感不斷優化”的監利大米,深入走進廣東市場。會議期間,還將召開“監利大米”招商引資產銷簽約會、優質稻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快閃體驗博物館、展銷會、禾香市集等系列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
“監利大米非常有特色,其中不乏蝦稻米、油稻米、再生香米和富硒香米等晚香米近年來廣受歡迎的品類,而且他們的產量和質量都很穩定,很適合在廣東市場上進行推廣”,廣州市友福嘉糧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理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監利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在神奇的北緯30度附近,屬古雲夢澤地帶,南靠長江,北依東荊河,東擁洪湖,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天然生產優質稻米的大糧倉。監利是全國的重要商品糧基地,常年生產糧食130萬噸,商品率在60%以上;常年種植水稻面積220萬畝以上,常年水稻總產量穩定在120萬噸以上。監利大米銷往廣東,是湖北省與廣東省在農業領域的一次成功合作,也是監利農業產業鏈升級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未來,監利將繼續深化與廣東地區的深入合作,推動農業產業鏈的持續升級,為全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農產品。”在活動現場,監利農業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監利有幾十傢龍頭米企,已經跟廣東市場開展瞭持續穩定的產供銷合作。相信將來,我們將在廣東的各大商超、農貿市場,陸續看到印有“監利大米——一款適合南方人的大米”的各類稻米產品陳列其中,為市民們添置年貨增加新的選擇。
編輯:蘇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