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5%的咖啡來自雲南,保山是雲南第二大咖啡產地,也是雲南出產精品咖啡最多的地區。
11月29日,在素有“中國咖啡第一村”美譽的保山潞江壩新寨村,舉辦瞭雲南保山咖啡的采收儀式,標志著雲南保山咖啡進入瞭為期5個月的采收期。
采收儀式,由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中咖品牌,以及唯一線上合作夥伴京東超市聯合舉辦。
當天一大早,新寨村的張大爺和50多名咖農背著裝咖啡豆的竹筐在咖啡樹旁勞作,為瞭確保采摘的都是完全成熟的紅果,他精挑細選,將一顆顆紅彤彤的咖啡果收入筐內。
在開采儀式上,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會長李曉波表示,因為咖啡豆種植技術、管理技術日趨穩定,保山咖啡的產量和品質都有瞭很強的保障。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來看,2022年保山咖啡產量在2.2萬噸左右,今年和去年基本持平,保持穩產。
保山中咖品牌創始人楊竹表示,有些地方收購咖啡豆都是到瞭季節就開始收購,不區分咖啡豆的成熟度,沒有完全成熟的咖啡豆是綠色的,而完全成熟的是紅色、紫色,通常叫紅果。如果大量使用沒有完全成熟的咖啡豆勢必會影響咖啡品質和口感。為瞭讓保山咖啡的品質越來越高,中咖收購咖啡鮮果的“紅果”比例要求占總量的99%。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鮮果收購價格提升不少,但這樣做的咖啡品質更好,而且生產出來的咖啡產品在京東超市上賣的確實比較好。
此外,嚴格把控原料,使用國際精品咖啡協會SCA的篩選標準,缺陷率的行業慣例是8%,而在保山,不少咖企要求的缺陷率遠低於行業慣例,進一步保證瞭咖啡產品的質量。
田間地頭收購咖啡果要求完全成熟紅果占比99%以上 新產季開采
在開采儀式現場,有不少第一次參加咖啡豆采收工作的記者,直接感受到瞭沒有完全成熟的綠果和完全成熟的紅果之間的差別,從鮮果的口感上,紅果果香更豐富、果膠更飽滿。

楊竹表示,“紅果率”是咖啡口感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並不是所有咖企都將紅果率定得如此高,生豆99%的紅果率是行業領先的,如此成熟度的咖啡豆生產出的咖啡更加濃鬱,香氣也更豐富,用咖啡屆通用的描述方式表達就是“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
對紅果率提出的要求,其實是對咖啡采收工作的精細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咖農要在一棵棵咖啡樹、一串串咖啡果中精挑細選出來完全成熟的咖啡豆進行采收,而沒有成熟的綠果要等到其自然生長成熟再采摘。
如今,新寨村每天都有數百人次上山采收最合適的成熟果實,整個采收季參與咖啡采收生產的咖農將超過萬餘人。
最嚴品控 原料缺陷率比行業慣例更嚴格 提質不提價
提到咖啡品質,除瞭“紅果率”的要求,保山有很多咖啡品牌和中咖一樣,對於原材料的收購有著更高的要求。
其中一個是“缺陷率”,國際精品咖啡協會(英文縮寫即“SCA”)對各種原因造成咖啡豆的缺陷有著精細描述,對於收購咖啡豆的缺陷率,行業慣例是低於8%。
然而在保山,中咖等品牌對原材料的要求更加苛刻,要求缺陷率遠遠低於8%。

雖然從原材料選購就優中選優,付出瞭更多的代價,但是消費者的購買價格並不會受到影響。在開采儀式現場,楊竹也表示今年中咖的產品價格還會保持平穩,不會因為產業鏈上遊多付出瞭成本而轉嫁給消費者。
從京東超市目前在售的雲南咖啡為例,很多產品價格相當實惠,比如已經累計銷售超50萬件的藍山風味中度烘焙的雲南原產阿拉比卡咖啡豆,500克隻需要39元。

京東超市咖啡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與保山當地政府和中咖等企業緊密合作,通過源頭直采,在中間環節上節省采購成本,助力更優質的保山咖啡擦亮品牌、走向全國。
酸度苦度等數字化特色服務為更多咖啡入門級消費者提供更直觀選購依據
每年有將近3000噸雲南咖啡通過京東超市發往全國消費者手中,今年新采季的咖啡,經過晾曬、脫殼、加工等一系列工序,在1到2個月後就可以上市售賣。
京東超市的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年雲南咖啡在京東超市的銷售額和用戶呈現雙增長,分別增長超過50%和60%,遠超線上咖啡銷售的平均水平,已經是咖啡品類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為瞭讓更多的咖啡入門級消費者在買咖啡前,能更清楚的知道咖啡產品的酸度、苦度和花香等常見的指標,京東超市聯合行業協會及中咖在內的眾多咖啡企業打造瞭特有的數值化標識,幫助消費者選擇更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產品。

第三方數據和多項用戶調研顯示,京東超市在線上線下各類大型商超中,商品價格競爭力相對較強,商品品質有保障、各項服務舉措領先行業,成為消費者購物的首選渠道。
未來,京東超市將與保山當地政府和咖啡企業一道,推動咖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價比的咖啡產品,帶動更多咖農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貢獻紮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