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走進新蒲新區蝦子鎮南坪村,一縷青煙從一排小平房裡緩緩升起,還未走近,一股濃濃的臘味盈滿鼻腔。
推開貴州黔婆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工廠大門,“冂”字形的廠房裡,工人們正忙著將排骨、豬頭、五花肉等食材用秘制調料醃制,醃好的肉被串起來放置在一排架子上等待熏烤。
熏烤房裡煙霧繚繞,食材在這裡將經歷長達數日的古法熏烤,完成從普通豬肉到特色臘肉的轉變。
“我們選的肉都是從本地農戶手裡收購的熟飼料豬。”貴州黔婆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謝德偉說,所謂熟飼料豬是指村民用玉米面、蔬菜等有機農作物喂養的豬,用這種豬肉制作的臘味產品,深受大傢喜愛。

除瞭對豬肉品質嚴格把關外,臘肉的味道也至關重要,這也是讓黔婆味臘肉制品走出大山的“秘寶”。
“我們在創辦公司之初就去瞭湖北、湖南以及省內的一些有熏制臘肉風俗的地方學習考察,最後綜合各地的特色,自己研發出瞭最合適的口味。”說到這裡,謝德偉笑得有些感慨,公司於2020年創辦,當時為瞭調試口味,他們在豬肉價格最高峰的時候不斷試錯,光是購買豬肉都花費瞭10多萬元,好在最後的成品很滿意。

正是謝德偉和他的團隊對各方面細節的極致把握,才使得他們的產品深受大傢的喜愛,現在他們的產品遠銷四川、廣州、上海等地,月銷售額達200餘萬元。紅火的生意,也為當地村民提供瞭就業機會,據瞭解,當前共有10餘名當地村民在工廠務工,每月工資約3000元。
談到未來發展計劃,謝德偉說:“後續我們還將繼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不斷研發新品,讓更多外地人知道、品嘗到我們貴州的特色臘味食品。”
新蒲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若男 覃娟
編輯 蔣洪飛
二審 吳浩宇
三審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