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明 | 母親的茭支面條!!!
创始人
2024-05-29 18:34:35

原標題:趙潤明 | 母親的茭支面條!!!

母親的茭支面條

趙潤明

從我記事起,不知經過多長時間,母親總要給我們全傢人做這樣一頓飯,說是給我們改善改善生活,母親告訴我們說這種面條就叫茭支面條。

那些年母親這麼告訴我說那面條叫茭支面條,不知是她自己給這種面條起的名稱,還是別人給起的名稱,更不知道“茭支”面條中的那兩個字該是用哪兩個字來表述。憑我的推想也可能是“茭支”這兩個字,反正那種面條看起來既有美感,也能增強食欲,更主要是口感好,且粗細糧搭配,營養也均衡,再搭配上蔥絲辣椒或者熗鍋蔥片佐菜,更是絕配,至今想起來也是回味無窮……

吃茭支面條的事過去十幾年瞭,母親離開我也十一年瞭,但是刻在骨子裡的獨特味道,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胃蕾裡,唇齒間仿佛還留有餘香,反正茭支面條如今還時時縈繞在我的心間。

人們常說咱山西有四大面食,即拉面、刀削面、手搟面、剔尖。我想茭支面條這種稀有面食,即便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可以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年代,人們的吃穿比較困難,農村人就是靠生產隊分的那丁點兒糧油,村裡鄉親們吃的大多是粗茶淡飯,鄉親們常常是不敢放開肚子盡情地吃,能吃上一頓凈好面(白面)那可是一件巴不得的事。俺傢當時生活也不例外,如果能吃一頓飽飯,尤其能吃一頓美味可囗的茭支面條就是俺全傢人最大的奢望瞭。

茭子面條是好吃,但做起來挺麻煩的。記得母親好象是先把茭子面用稍涼的開水和面,然後揉成團,另再把白面和好揉成團。然後在案板上先用搟面杖把二塊白面,一塊茭子面搟成三個大小基本相同的圓片。茭子面壓在中間,上下兩塊白面夾住茭子面,沿邊包好,然後用心去搟面,這就要求保證搟面時用力均衡,確保三層面薄厚均勻,不能漏出茭面。否則,效果就大大折扣,煮熟的面條看上去不雅觀,吃上去也不理想,更主要的是茭面要融開,散化在鍋裡,面湯要糊鍋,影響茭子面條的效果。我母親卻能做到面條薄厚均勻,茭面也不會外露,面條更不會糊鍋。

面條做好後,放上所需要的臊子(佐菜)和其它佐料,一碗滑溜溜,香噴噴的茭支面條就可以滿足我們的胃蕾瞭。記得當時我傢做飯炒菜的機會很有限,常常是蔥絲辣椒,熗鍋醋熗蔥作為佐菜。西紅柿是做茭支面條的最好食材,隻有在夏秋兩季,才有可能偶而吃上頓西紅柿澆茭支面條。當香噴噴的茭支面條配西紅柿臊子,香味彌漫整屋的時候,我們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地、忘情地吃起來……

回想起昔日無論是吃茭子面條的時候,還是其它稀罕飯時,父母準是最後才吃。那時俺弟兄們尚小,懵懂無知,根本不去想父母為瞭我們能吃飽,最後才吃剩下的那丁點兒,不足的話再補充些其它幹糧以充饑,不足再喝點湯以充饑。現在每每回想起當時那心酸的情景,心中總有一種對父母的愧疚感。

母親永遠地離開我瞭,我再也不可能吃到那香噴噴的茭支面條瞭,但在我心中裝有母親那茭支面條的味道,是我永遠割舍不斷的思念,也是我心中揮之不去一抹鄉愁。

作者簡介

趙潤明,武鄉縣上司村人,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好的人和事,總愛給大傢分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