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建設中,以茶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雲南省普洱市,近年來得益於“5G+”技術賦能,從種植、管理到加工,茶產業插上現代化科技生產的翅膀,一騎絕塵走在瞭行業前列。
“‘5G+’智慧茶園的建設,提高瞭茶園的生產量,節約瞭管理成本,提升瞭產品質量,實現瞭‘有機味’+‘科技味’的產業特色。”普洱祖祥茶業副總經理董天武介紹,“祖祥‘5G+’智慧茶園建設直接帶動基地、合作社400餘戶茶農增收致富,間接帶動基地周邊1300餘戶茶農科學化種植,規模化生產,有機化發展。實現片區茶農戶平均收入超過8萬元。 ”
中國電信普洱分公司(以下簡稱:普洱電信)先行先試,率先和普洱祖祥茶業聯手打造“5G+”智慧茶園。茶園以5G場景應用為抓手,聚焦產業數字化建設,推行“1+1+N”智慧服務模塊,即1張5G定制網、1個統一平臺、N個5G應用場景,從種植、管理、加工著手,全面打造“雲上”現代茶產業。
中國電信思茅區分公司政企客戶部主任胡志海介紹,目前,祖祥“5G+”智慧茶園內建有4個基站,從茶葉種植到有機茶加工生產,每個環節都有5G科技賦能,實時采集一線生產數據。普洱電信雲計算中心建有祖祥茶業6臺128核雲主機,雲計算平臺連接茶園基站,前端數據傳輸到雲計算中心,經過大數據分析後,又回傳生產一線,精準指導種植、生產。
茶園生產基地利用5G大帶寬特點,在12000畝茶園裡安裝120個高清攝像頭、500個環境傳感器,通過數采設備、高清監控、AI計算、高速上傳,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夠精準掌握茶園情況。利用平臺代替人工巡檢茶園,每50畝茶地減少1個工人,12000畝地可節約1200萬元的用工成本。由於數字化管理茶園,同比提升產量13%。
有機茶加工廠采用數字化標準制茶,產品合格率由原來的85%提升到96%。因為茶質量提升,今年銷量同比上年增長17%。應用5G+PLC智能排產模式後,勞動生產率、工作效率提升瞭30%以上。
祖祥“5G+”智慧茶園還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瞭種植、加工、運營三個維度標準,一是數字化種植標準,精準監測施肥時間、施肥種類、施肥數量以及病蟲害防治情況;二是鮮葉評價體系,根據茶葉生長數據,科學提供鮮葉加工依據;三是生產加工質量體系,記錄大師生產過程,確定生產數據,實現普洱茶數字化制茶。
據悉,祖祥“5G+”智慧茶園建設項目被評為“雲南省5G融合應用十大標桿示范項目”之一,並寫入雲南5G發展白皮書,今年成功申請病蟲害裝置及發酵裝置兩項專利。推而廣之,目前,普洱咖啡及中草藥產業“5G+”智慧園區正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中。
普洱電信黨委書記、總經理楊武斌表示,公司利用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推進普洱“數字化”建設,助力全市現代化產業建設及社會治理。
據瞭解,除普洱祖祥5G智慧茶園外,中國電信雲南公司還在臨滄、西雙版納等盛產茶葉的州市,拓展瞭5G+智慧茶園項目,如臨滄雙江縣茶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西雙版納勐海縣的數字茶園等,不斷推進科技手段賦能科學種植,助力雲南省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提升。
未來,中國電信雲南公司將錨定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的目標,充分發揮雲網融合優勢,聚焦雲、網、數、智、安、量子、數字平臺七大戰略新興業務,為以茶產業為代表的農業註入智慧化強勁動能,為“數字雲南”建設貢獻央企力量。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宗琪 通訊員 亢一凡 彭焱 陳婭 攝影報道
一審 曹婕 李微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