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對於早茶有一種難解的情懷,就像之前,在剛放松的時候,就立馬有人跑去喝早茶瞭。但作為廣州人,也都同時在感慨,現在真正的早茶已經越來越少瞭,而且你讓他們帶你去吃早茶,他們一般也都不會帶你去很熱門的早茶店,而是一些比較破舊的早茶店,甚至你在網上都可能找不到的一些店。

所以說來也奇怪,在廣州這個早茶文化非常濃厚的地方,居然也沒有一個非常有名,而且讓當地人非常信服的一個品牌,雖然早茶店非常多,也有不少有幾十傢連鎖店的。可能在早茶裡面,同樣也是出現眾口難調的問題吧。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早茶也到瞭那種天天折扣,都沒有什麼生意的境地。今天還刷到一個茶樓在賣五折的套餐,但看瞭下銷量,也就賣瞭十幾份。這個折扣力度可以說是很大的瞭,但顧客卻不怎麼買單。

而且這種情況不是隻有一兩傢是如此,而是普遍都是如此,甚至有一個早茶茶樓都推出瞭晚茶自助的活動,就是到瞭晚餐,隻要支付五六十塊錢,店裡的早茶產品就可以隨便吃,剛推出這個活動的時候,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生意明顯好瞭不少。

但現在卻已經失效瞭,就像我昨天去那個做晚茶自助的茶樓吃飯,飯點時間顧客都稀稀拉拉,偌大的茶樓就坐著幾個顧客。我想這裡面最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產品上,記得我當時剛來廣州,第一次去吃早茶的時候,都可以看到一堆面點師傅在手工做著各種早點。

而現在去茶樓去,除非是去那種消費比較高的茶樓,才可能看到手工早點,不然基本都是預制品,而且早點也非常符合預制菜的特性,都可以做成凍品後到店直接蒸就可以出餐瞭,簡單高效。

但對於顧客來說,可能就失去瞭一點點靈魂性的東西吧,所以早茶的生意還能夠怎麼做呢?在現在折扣都漸漸失效的情況下,甚至連大型的茶樓都陸續扛不住瞭,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