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小炒魚色香味有改進”“傢常小炒牛肉口感有點老,記得速度要快!火要大”“釀豆腐味道有些淡,可以多加點鹽”……近日,走進贛州市南康區十八塘鄉十八塘村,雖然天氣寒冷,但這裡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中式烹調職業技能培訓班,現場暖意濃濃,活力十足。
在南康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協調幫助下,十八塘鄉政府邀請贛州親寶貝高級職業培訓學校的烹飪老師在十八塘村小學,為本鄉農民進行為期11天的免費烹飪技能培訓,當日共有40餘名學員到場,其中包括多名脫貧人員、三類監測對象等困難群體。
培訓現場,老師采取“理論+實操”的方式授課,既包括烹飪工藝學、贛菜精華與烹飪技法、營養配餐知識、烹調技法操作等基本學習,還有針對性地增加瞭贛南特色菜系列烹調課程,對浸安炒大腸、客傢釀豆腐、瑞金牛肉湯等贛南客傢菜進行瞭重點教學。
“真的很感謝政府在傢門口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免費學習烹飪的機會,讓我多掌握瞭一門技術,還能獲得培訓證書,增加瞭就業、創業的路子和信心。”來自民生社區的學員柯慧英充滿信心地表示。
此次技能培訓的開展讓往日“無人上課”村小再次煥發新生機。機構負責人高楊妨老師說道:“培訓過程中,我們結合大傢的需求,手把手、面對面講解技巧,讓學員親身實操,不斷進行體驗改進,對於優秀學員直接推薦就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南康區將密切關註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意願,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主動對接開設更多培訓課程,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為鄉村振興註入新活力。(廖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