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五糧液龍年生肖酒,生產日期竟然寫著2022年。
文 | 賣酒狼團隊
編 | 南風
今年9月,戴先生花費2400餘元在淘寶阿裡拍賣平臺上購買瞭一款2012年五糧液龍年生肖酒,但是,當戴先生收到貨後才發現,生產日期竟然寫著2022年。
2012年變成2022年,2400餘元的價格肯定是“不合適”,戴先生自然要維權。然而,經過一系列溝通後,在賣傢提供的三種解決方案中,居然包括“補償50元差價”。
一瓶相差10年的酒,差價隻有50元嗎?
“2012年五糧液祝君龍年吉祥收藏紀念老酒”到貨後酒瓶上寫的是2022年的生產日期。發覺不對勁後,戴先生第一時間聯系瞭賣方客服,並將2022年的生產日期拍照發給瞭對方。
根據客服解釋,對方在和倉庫詢問以後,確認他們沒有2012年的酒,而是原箱開瞭一瓶酒給戴先生發瞭過來。
首先,戴先生參與的是一次拍賣,他不是在地攤隨便買瓶酒,既然倉庫沒有2012年的酒,為什麼會將信息發佈在網上。成交後,找不到客戶拍賣的產品,就直接拿一瓶發貨,事先不需要跟客戶解釋嗎?
按照常識,拍賣應該是一件嚴肅的事,即便是線上拍賣,也不該如此馬虎。換個角度看,這些商傢對客戶應享有的權益選擇“輕描淡寫”,對自己的利益呢?當他們找不到2012年的產品,為什麼不找一瓶2002年的產品給客戶發過去?
對此,戴先生肯定要一個說法,賣方提出瞭三個解決分案,分別是:補償50元差價、退貨退款 ,以及換貨。
退貨退款、換貨都好理解,至於是不是合理暫且不論。然而,這個補償50元差價,真的有些過分瞭,賣方的意思是什麼?2012年的酒和2022年的酒,這兩者的價格差距僅有50元嗎?
而賣方給出的理由是,濃香型白酒不同年份差價不會太大,而且這款酒如今已經漲價到3000多元,我們本來就是薄利,所以最開始提出瞭補償顧客50元。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賣方向買方補償300元,作為發錯白酒年份的補償……可對於知曉此事的業內人士而言,50元的差價似乎更值得關註。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陳年酒技術規范標準》,名酒從裝瓶出廠開始計算,完好保存達到10年以上的就可以稱為“陳年白酒”。正所謂酒是陳的香,由於白酒尤其是純糧酒可以長期儲存的特性,保存時間越長的白酒,口感會變得更佳,其價值自然也就越高。
如果說所有符合標準的“陳年老酒”都可以賣出高價,那是真的不可能。但有“五糧液”三個字做背書,這樣的“陳年老酒”僅僅補償顧客50元,怕是難以瞭事。
不久前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款五糧液“熊貓抱竹”造型酒,起拍價20萬元,落槌價75萬元;一款鼓型瓶五糧液,起拍價20萬元,落槌價65萬元;一款長江大橋牌五糧液酒,起拍價10萬元,落槌價30萬元;一款1970年的“交杯牌”五糧液酒,經過多輪舉牌,最終以110萬元的價格“一槌定音”……
另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老酒市場規模漲幅高達85%;2018年~2023年,老酒市場依然保持著近20%的高速增長,2021年,老酒市場就超過瞭千億規模。在老酒市場,儲存時間較長的高端名優老酒,由於市場存量少,就更凸顯出其稀缺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商傢隻是出於自身獲利的角度才給出50元作為補償,那倒是沒什麼好說的。可要是商傢真的認為10年的差價隻有50元,那這就太諷刺瞭,這讓濃香型白酒以後還怎麼走老酒路線?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直言,老酒不是一定會漲,作為愛好收藏,或者是當做禮品贈送可以選擇購買老酒。但如果是投資,一定要慎之又慎。畢竟,所有投資都有風險,這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