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婦吃土當零食55年,如今傢裡買2輛汽車,時不時回娘傢收土
创始人
2024-05-29 03:33:34
0

原標題:河北農婦吃土當零食55年,如今傢裡買2輛汽車,時不時回娘傢收土

美食文化千差萬別,每個人對於美食的理解有所不同,每個人對“嘗”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石傢莊一位女士卻喜歡上瞭一種在她看來是美味,但別人卻嗤之以鼻的“食物”,還堅持吃瞭55年。

這種她眼中的美食就是隨處可見的普通泥土,她很享受咀嚼泥土時“咔嚓咔嚓”的聲響,這是一場怎樣的美味探索?

這種泥土又是如何制作出來的,怎麼會被她當成寶貝一樣對待?

初嘗泥土

樊千榮於1962年生於石傢莊一個普通的農傢,她一生中有七個兄弟姐妹。

父母全身心投入到大隊工分的賺取上,傢中的活計主要由樊千榮和她的兄弟姐妹們承擔,樊千榮小時候就被安排打掃廚房。

那時她個子不高,再加上那把椅子的高度,她就可以爬到灶臺旁邊瞭。

從一開始,她什麼傢務都不會做,到後來的逐漸熟練,她經歷瞭很多練習。

要知道這麼一大傢子,將這些餐具全部清理一遍,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回,5歲的她在清掃廚房的時候忽然聞到一種燒焦的味道,她嗅瞭嗅,發現那股氣味越來越濃鬱。

目光一轉,從爐子裡往下看,又從地面往上看,裡面空蕩蕩的,沒有任何食物。

樊千榮轉動著眼睛,從灶臺看到地上,再從地上看到灶臺。

除瞭鍋碗瓢盆和一隻水桶,什麼吃的東西都沒有,隻有剛剛煮過菜的爐子還在冒著裊裊的蒸汽。

她猜想是母親在裡面放瞭好吃的,有些迫不及待地將清洗餐具,簡單收拾瞭一下,就從椅子上跳瞭起來,走到灶臺前。

可是燒火用的枯枝還在燃燒,往裡面一看,爐子裡面的東西在火苗的照耀下一覽無餘。

她心裡有點失落,因為這裡沒有任何食物。

樊千榮突然想起瞭什麼,用鉗子在灰灰燼中翻找,找到一塊堅硬之物,從色澤上來判斷,應該不是未燃盡的木頭。

她拿鉗子看瞭看,裡面隻是一團泥土,她曾經看著自己的老爸用泥土在這做瞭一個爐子。

樊千榮接過泥土,正準備繼續玩耍,剛想繼續玩,就感到一陣香氣鉆入他的鼻子,她湊過去小心翼翼一看,果然是這塊泥土散發出來的味。

今天,每人隻有一碗粥,她沒有吃夠,隨著香氣的擴散,她的胃裡立刻開始咕咕作響。

那一頓,傢裡吃的是稀飯,分到的太少她沒吃飽,像是下定瞭什麼決心似的,狠狠地閉上瞭眼睛,她用泥土蹭瞭蹭鼻子,無意中碰到瞭泥土。

她的舌尖上沾滿瞭泥土,一股滑溜溜的感覺湧上心頭,她幹脆大口大口地吃瞭起來。

樊千榮感覺,泥土的口感比米飯還要好,見四下無人,她繼續拿起一塊泥土嚼瞭嚼,吃得讓她的胃暖洋洋的,於是又吃瞭一口,又吃瞭一口……

將所有的泥土都吃瞭下去瞭,她又舔瞭一遍嘴唇,她覺得這個東西比傢人在城裡回來帶的那些糕點都要美味。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她就主動要求承擔廚房的事情,兄長兄姐見她還小,便要找她做點別的事,可不管怎麼說,她都不肯,她喜歡呆在廚房裡。

放開瞭吃

隻要她一個人在廚房,她便用鉗子在爐子上搗瞭幾下,見有泥掉瞭,便迅速地收瞭起來,見有裂縫,便用手去拔。

等把餐具都清洗幹凈瞭,她就會偷偷藏著吃泥土。

最早的時候,她一天隻會吃一顆。慢慢的,她會吃更多。

傢人在廚房炒菜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明明是一個用粘土砌成的爐子,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瞭一個又一個的窟窿?

每過一段時間,她父親就需要修補爐子。

又過瞭一段時間,她的老爸老媽看到自傢閨女在廚房裡偷吃泥巴,頓時大吃一驚,氣得七竅生煙。

然而,樊千榮卻不聽,反而沒有瞭顧慮,吃得更歡,開始當著傢人的面大快朵頤。

她吃的就是普通泥土,可當時正值秋季和冬季交替,傢中的小孩三天三夜就頭疼發燒,唯獨樊千榮沒事。

他們的傢長要在生產隊上班,又要帶著七八個小孩,感到非常心累,既然樊千榮吃瞭泥巴平安無事,那就讓她自己去吧。

有一次,很多傢裡的很多孩子都得瞭風寒,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就開始學著樊千榮喝點泥土。

樊千榮先讓他們嘗嘗,幾個弟弟妹妹見她這麼喜歡也跟著嘗瞭一口,然後一口一口地噴瞭出去。

她的爸媽也要嘗嘗,一人夾瞭一塊泥土,勉強吃瞭一口,但吃得很不舒服,像是憋在胸口一樣,便沒再多吃。

樊千榮是這個傢最開心的人,沒人再制止她,也沒人和她搶,一日三餐,時不時得到一些泥土當點心。

樊千榮慢慢長大,帶著幾個朋友去山上放牧時看到瞭一座不大的土丘,上面沒有一根雜草,土壤是白色的,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純凈。

樊千榮嗅到瞭一種特殊的味道,她情不自禁地摘下一塊土,嘗瞭嘗,覺得很香。

自此這座小山包就是她的糧食倉庫,她時不時都會從山上找些回來,留著當自己的零食。

村子裡的人很快知道瞭她的奇怪行為,不過,這些人的竊竊私語,並沒有對她造成什麼傷害。

順利結婚

20來歲那年,樊千榮姨娘為她做媒,她認識瞭隔壁村的一個王姓年輕人。

王傢人聽到樊千榮吃土的習慣並且已經很多年瞭,這位心中有些疑問,甚至想起瞭以前聽別人說的觀音土的故事。

樊千榮的嬸嬸向她說,外甥女雖然多年來一直在用泥土,但她的體質並沒有什麼問題,兩人可以找個時間碰個面。

一見面,發現這個女孩生得很漂亮,皮膚也很好,頗有一見鐘情的感覺。

王傢人立馬忘記瞭她喜歡吃土的事情,隔天上門開始求親。

樊千榮的媽媽在定親後為瞭給她縫制一床棉被,夜夜在燈下熬夜。

樊千榮很是擔憂自己的媽媽,實在是不忍心讓母親受苦,就說她不需要棉被,隻要帶上一包土。

媽媽同意瞭這個請求,讓他的老爹和他的兄弟們,在村子外面的土山上挖。

婚禮當天,傢裡兄弟將裝滿瞭泥巴的袋子搬到瞭村子門口,王傢人將它們取走。

她的這份聘禮實在與眾不同,可不是村子裡的那些丫頭能比的。

自從她進瞭王傢人,王傢父母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老公也不會管她,她繼續時常把泥土當作點心。

婚後,她在村裡的吃土名聲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有空都會來看望她,她也展現出優秀的社交能力,所以很快就和這些人混熟瞭。

結婚後,她偶爾也會和老公一起鋤地,覺得想吃東西瞭,就隨手拿瞭一塊泥土放進瞭嘴巴裡,咔嚓一口,咽瞭下去。

可惜這裡的泥土是黑色的,帶著一股淡淡的苦味,她不常吃。

熱愛傢鄉土

她開始四處打聽,倘若村裡有誰從她傢裡經過,她就讓人傢給她捎點泥土過來,大多數人都很高興幫忙。

閑暇之餘,她還會讓老公陪著她到以前的山上找些泥土回來。泥土成瞭傢中必備之物。

兩年時間內她陸續生下一對兒女,都很健壯,很有活力,村子裡的人都很羨慕他們。

她曾經想過,將泥巴揉成稀粥,讓子女試試味道,可惜一嗅到泥巴的味道,碗就會被他們推開,不肯再去碰,她沒有強迫,也很樂意把泥土留給自己。

就這樣她平時一天能吃3兩,多瞭就是1公斤、2公斤。

隨著子女長大,開銷也越來越大,樊千榮也趁著農忙去打零工,她和丈夫都很努力,傢裡的收入全靠他兩的收入。

村子的東側有個水泥工廠,村民帶著面具在裡面幹活,但還是被灰塵給熏的一把一把淚,一直咳嗽。

樊千榮知道瞭,也想嘗試一下,在裡面她覺得自己如魚得水,很是舒服,於是取下瞭面具。

樊千榮的吃土行為在傳開來後,引起瞭醫界的極大重視,經過醫生的診斷,她患有“異食癖”。

樊千榮從小就養成瞭這種奇怪的飲食嗜好,那時候她的爸媽對此並不在意,也不懂這些,她才會堅持要吃。

異食癖

醫學專傢們相信,在幼兒時期,除瞭心理上的原因外,生理上的營養也是導致“異食癖”的一個主要原因。

鋅、鐵等微量元素缺乏,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就會發生失調,造成口腔粘膜的生長、味蕾的發育和嗅覺的異常,就會引發“異食癥”。

而且,身體一旦出現瞭什麼事故,或是處於某種特定的狀態,都有可能引發“異食癥”。

在吉林省曾有一位潘姓女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到瞭很大的創傷,導致她的嘴唇都被撕掉瞭,一陣陣微風將灰塵吸入口中。

一向喜歡清潔的她,忽然覺得這灰塵裡有一種特別的香味,讓她覺得很熟悉。

之後她在自傢的床上坐下,嗅到瞭一股淡淡的香味,情不自禁地從炕邊抓起一團泥土,吞瞭下去,她感到十分驚訝。

可是,到瞭次日,她又控制不住自己瞭。她也嘗過其他地方的泥土,但她仍然認為,用煙熏制的泥土才是最美味的。

可惜,她沒有樊千榮這麼好的運氣,後來她覺得渾身無力,連眼睛都看不清瞭。

幸運的樊千榮

在2017年,樊千榮的事件被媒體曝光八年後,她已經吃土大半輩子瞭,許多人再次提及起瞭此事。

當記者再次回到村子,意識到她已經快六十歲瞭,不禁為她捏瞭一把汗。

剛進村,樊千榮就招呼瞭過來,再靠近一些,能看出她臉蛋紅撲撲的,看起來要比一般人小一些。

被問及自己的情況時,她依然信心滿滿,聲音很大,像是一口大鐘,她告訴記者她體質很好!

她身體一直很好,沒有生病,甚至連住院都沒有,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食欲不振,對土壤的需求也越來越小,如今二兩到三兩就夠瞭,估算下來她吃的土總共有5噸。

石傢莊各大醫療機構也紛紛向樊千榮發出瞭邀請,如果她來體檢可以不收錢。

體檢結果顯示樊千榮身上的一切都很好,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樊千榮樂觀地和眾人說她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自己的外孫女。

後來,傢中還購置瞭兩部車子,每次自傢存土糧庫沒瞭,子女就會驅車載著她到自傢的山頭上收割一波。

有一次車輛沒有關掉窗戶,就被一股灰塵吹到,樊千榮趴在窗戶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他的孩子實在憋不住瞭,隻好讓她去外面好好呼吸,自己則在車上關上窗戶等著她,她滿足地吸瞭許久。

光吃著泥巴,實在是有些無聊,樊千榮也會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用泥巴做成雞蛋羹,或者蔬菜泥土沙拉。

其實樊千榮也不是第一個會吃土的人。

在非洲由於沒有足夠的糧食和面條,泥土被擺上瞭超市的架子,並建立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

這些獨特的人群卻形成瞭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泥土逐漸融入瞭他們的生活。

比如肯尼亞人愛把黑椒和豆蔻放進土壤中,坦桑尼亞人則把粘土在篝火上烘焙;

海地人則把鹽巴放進淤泥中,然後把它們揉成面團晾幹,南非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出售粘土的人。

但是,在那些貧窮的地方,人們是出於無奈隻能靠著土壤吃飯,世世代代都這麼做,他們的腸胃早就習慣瞭。

異食癥的病人大多喜歡墻皮、煤渣、泥土、紙張等。

對其他人而言,這是一種很難下咽的食物,但對那些喜歡吃的人而言,卻是一種美味。

樊千榮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為何愛食泥土,猜測小時候饑餓導致的。

但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瞭,她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沒有變差。

條件越來越好,她也越來越喜歡泥土,一天不吃就覺得很不舒服。

經過檢測,樊千榮所食用的泥土,是一種特殊的土壤。

土壤中的病菌早已被消滅,所以人體食用後,土壤中沒有任何病菌,所以她吃土多年也未曾生病。

樊千榮的土與沙子和石灰不一樣,無法被吸收,經過腸胃的排泄。

某種程度而言這種土壤質地極好,對腸胃也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過猶不及”,土壤不是真正意義上能吃的東西。

日常生活中要註重飲食習慣,對於異食癖人群來說,每天也要控制異類食物的攝入量。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5国友人穿越千年畅游浙江嘉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嘉兴5月19日电(黄彦君 徐英)赏古镇美景、品特色美食……为让外国友人深度感知...
【直播回放】日本住宿问题全解答 直播回放 上周,我们特邀日本不动产资深从业者郑老师与明月老师,针对赴日之前,住宿问题是很多同学和家长...
游客广西侗寨体验民俗风情 近日,游客走进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侗寨里体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刺绣、侗族织锦、三江农民画等...
中国飞往玻利维亚的飞行时间与航... 中国飞往玻利维亚的飞行时间与航线解析:探索南美秘境的便捷指南 近年来,随着南美洲旅游热度的不断攀升...
“浙”么好玩 | 对着一面墙,...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晨 记者 黄葆青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不用等到农历八月十八,...
原创 甘... 1、敦煌-莫高窟 世界文化遗产,壁画和雕塑精美绝伦。多个朝代的连续建造,敦煌莫高窟留下了绵延160...
走进白鹿原鲸鱼沟关中竹海:中国... 当中国旅游节邂逅白鹿原鲸鱼沟关中竹海,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特色之旅就此拉开帷幕。这里不仅有令人心醉的...
文化中国强烈推荐:《美食传奇》... “当第一缕曙光爬上屋脊,新天地美食街报时的钟声响起;胡辣汤飘散出迷人的香气,热腾腾的包子也摆放整齐。...
食在广东”,你真的了解广东的饮... “食在广东” 你真的了解广东的饮食文化吗? 食在广东 这短短四字 于美食爱好者而言 恰似一把神奇的钥...
盐津铺子4款甜味新品亮相SIA... 五月的黄浦江畔,一场汇聚全球美食的盛宴——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盛大启幕。作为行业趋势的风向...
原创 炒... 炒豆芽菜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清爽脆嫩,营养丰富,且制作简单,适合日常餐桌。无论是清炒还是搭配其他食材...
真绝了!想不到蔬菜鸡蛋卷这样做... 哇塞!这道蔬菜鸡蛋卷,谁吃了不夸香迷糊!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超级美味又营养的蔬菜鸡蛋卷!无论...
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内的著... 泰山之巅的古建筑群: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在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内的著名古建筑群不仅是历史的见...
渝味重庆小面:从山城巷陌到世界... 在重庆蜿蜒的巷陌里,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麻辣鲜香,一碗渝味重庆小面从市井烟火中诞生,用滚烫的温度与醇厚的...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全新蜘蛛侠主题...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作为致力于为国内外游客创造神奇体验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之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管理团...
5·19中国旅游日 | “5·... 5月19日,“亮丽北疆邀您歌游内蒙古”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在鄂尔多...
5-6月新疆9天极致之旅:邂逅... 5-6月新疆9天极致之旅:邂逅绿野繁花与山川湖海 5 - 6月的新疆,是大自然打翻调色盘绘就的梦幻之...
海南——那些被你错过的极致奇观... **在大众的认知里,海南或许只是一个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的常规度假地。但实际上,这座位于中国版图南端的...
今年以来浙江宁波空港口岸出入境... 宁波5月19日电 (董易鑫 张家其)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当日,澳大利亚籍旅客杰玛(JEMMA)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