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糧液第二十七屆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舉辦當天,一場事關蒸餾酒技術方面的國際性會議在“中國酒都”宜賓盛大召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五糧液第二十七屆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舉辦當天,一場事關蒸餾酒技術方面的國際性會議在“中國酒都”宜賓盛大召開。
12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國傢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獨傢承辦的第四屆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作為此次論壇獨傢承辦方,五糧液為蒸餾酒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全球知名蒸餾酒企業等搭建科研交流平臺,共享技術創新成果,以科技創新的探索與實踐,為全球蒸餾酒行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作為中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企業,五糧液始終堅持在守正中尋求新發展,在創新中謀求新突破。如今,走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五糧液正以更強的實力與擔當,與全球酒企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共建蒸餾酒行業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守正創新 積極推動全球酒業共融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給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助力蒸餾酒行業更好發展,國際蒸餾酒技術高峰論壇應運而生,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近年來,論壇的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建設成效顯著,正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技術交流平臺。
本次論壇以“創新驅動 共釀未來”為主題,匯聚全球蒸餾酒行業知名專傢及領軍人才,開展蒸餾酒行業高端技術對話,為全球蒸餾酒行業發展國際化、中國白酒行業價值重塑闡述創新思路、提出切實舉措。
此次論壇,匯聚瞭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荷蘭、土耳其、斯洛文尼亞、韓國、墨西哥等10個國傢的20餘位國際嘉賓,以及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江南大學、貴州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國內知名機構專傢團隊,共設有特邀報告6場、主題報告28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雷、李景虹,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衛、孫寶國、陳堅,荷蘭皇傢工程院院士Lucas Noldus、江南大學原副校長徐巖,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Michael C. Qian等3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傢分享瞭蒸餾酒行業最前沿的創新技術成果。
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前酒類產業處於調整期、轉型期,新一輪科技革命會加速產業變革,正在開啟酒業新的創新周期。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產業繁榮發展最根本的驅動力。國際蒸餾酒要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更加精準地實現過程控制、產品優化、品質管理、產品溯源、市場營銷,全方位賦能蒸餾酒產業現代化發展。
宋書玉進一步表示,發展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在於思想與理念的更新。當前,綠色釀造、生態釀造的“雙碳”理念,都為我們提出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國際蒸餾酒的發展,更需要打破邊界,要理性認識中國白酒與世界蒸餾酒發展之間的優劣勢和長短板,以“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匯聚國際智慧,促進全球范圍內的交流與合作。
正如宋書玉所言,創新離不開交流互鑒。對此,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也表示,五糧液願與蒸餾酒行業同仁一道,在“生態、品質、文化、健康、社會責任”方面做到“五個典范”,創新交流與合作機制,共建蒸餾酒行業命運共同體、共享和美新未來。
創新驅動 五糧液盡顯“大國濃香”擔當
此次論壇上,五糧液代表中國白酒展現瞭巨大的技術與創新實力,進一步彰顯瞭中國白酒國際影響力。在“釀造技術與創新”主題論壇上,五糧液股份公司技術總顧問趙東作瞭《五糧液傳統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科學詮釋》學術報告。他以“一極三優六首創六精釀”工藝為切入點,全面展示瞭五糧液獨特的釀造環境微生態研究現狀、獨有“包包曲”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窖泥微生態研究、白酒風味研究及五糧液健康因子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活動上,“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白酒微生物研究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是立足行業發展全局,以保障白酒釀造核心釀造菌群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基礎,按照國傢標準菌種資源庫搭建的菌種保藏平臺,現已收藏五糧液釀造微生物菌種400餘種、1000餘株、20000餘份備份,將為五糧液乃至中國白酒的技術創新及生產應用提供全面的菌種資源。
琳瑯滿目的成果背後,是五糧液堅持守正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的結果。據瞭解,五糧液已建成國傢創新平臺7個和省部級創新平臺6個,創新平臺數量行業領先。公司還與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等高校推動釀造機理研究、動態風味感知解析等方向的聯合攻堅,先後獲13項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20餘項、重大科技創新成果30餘項,擁有專利1800餘項,成果數量行業領先。僅2022年,五糧液就有4項科研成果通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在分享中也表示,本次論壇是落實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一次生動實踐,江南大學始終堅持產學研用合作,與五糧液建立瞭長期且深厚的合作關系,共同實現瞭重大科技成果突破,貫通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育模式,為校企雙方釋放創新活力註入瞭強勁動力,共同助力中國酒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長期從事白酒風味研究的徐巖教授,也分享瞭領銜團隊與五糧液協同攻關的科研項目成果——《濃香型白酒老窖泥主體己酸菌新種“JNU-WLY1368”菌的研究及其應用》,闡釋五糧濃香型白酒品質優良的微生物學基礎,解析五糧液古窖泥的風味物質貢獻。他表示,該科研成果拓展瞭大眾對己酸菌的科學認識,揭開瞭濃香香味形成機理的奧秘,有助於濃香型白酒科技進步和優質率提升。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未來,五糧液將繼續守正創新,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將持續為世界奉獻極致美酒,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