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菜心甜。廣州增城區小樓鎮的江坳村地處北回歸線,獨特的日照條件和水土氣候,讓冬日裡的遲菜心蓄積糖分,向陽生長。作為冬季廣東人餐桌上的“頂流”時蔬,本地產、本地銷的增城遲菜心趕在冬至前鮮甜上市。遲菜心搭乘美團小象超市即時零售快車,廣州市民線上下單,最快30分鐘線下收貨嘗鮮,炒上一盤冬日裡的“鮮甜”。與此同時,餃子、湯圓、火鍋食材的銷售量在冬至到來之際也迎來明顯上漲,業內人士認為,即時零售“近快好”的特點已經讓“外賣買萬物”以及“即買即得”的場景進一步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滲透。
小象超市以“本地尖貨”鏈接源頭農產品
目前正值冬季的第一批“增城遲菜心”上市,通過美團小象超市,菜心最快30分鐘送達用戶手中,即時零售正加速助力“本地尖貨”出村進城。
南都記者瞭解到,此前美團旗下自營零售品牌“美團買菜”升級為全新品牌“小象超市”,通過建設本地倉儲和物流,將用戶所需的商品即時配送到傢,促進本地消費。據美團小象超市蔬菜采購工作人員介紹,增城遲菜心是該平臺重點打造的廣州“本地尖貨”,通過品質把控、供應鏈建設、線上推廣等資源傾斜,幫助本地特色農產品擦亮品牌名片,確保本地消費者嘗到“第一口鮮”。“數據顯示,小象超市從11月底上線瞭產自增城區小樓鎮的正宗增城遲菜心,短短兩周時間內,單日商品銷量超20倍增長,本地尖貨深受本地消費者喜愛。”
圖為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江坳村。攝影:王強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廣東消費者對鮮的要求更為極致。鮮,一是要求源頭農產品品質好,二要求冷鏈和配送履約效率高,小象超市30分鐘快送服務,比其它線上方式更快更穩更便利,基地直連餐桌,滿足廣州人足不出戶,吃到即采即發“新鮮”遲菜心的需求。
“食在廣州,菜出增城”,在增城區小樓鎮,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味道鮮甜的遲菜心。近年來,增城區統籌區的優勢、鎮的特色、村的資源,全面推進強區促鎮帶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百千萬工程”提供增城樣本。其中,增城遲菜心逐步成為增城經濟的一大特色產業,記者瞭解到,遲菜心的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入選“粵字號”國傢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記者瞭解到,2022年起,美團小象超市在全國啟動瞭“本地尖貨”項目,在地方政府指導下,通過產地直采、批量采購、流量扶持等方式,為本地特色商品拓展銷量、擴大影響力。目前,北京密雲水庫魚、龐各莊西瓜,上海南匯8424西瓜,廣州南沙的新墾蓮藕、南沙番石榴、從化砂糖橘,廣東肇慶高要羅氏蝦,廣州增城鮮進奉荔枝等多地特色農品均已納入小象超市“本地尖貨”,產品銷量及品牌知名度均有所提升。如龐各莊“頭茬西瓜”上市當周累計售出約3萬顆,同比去年同期增長80%以上,密雲水庫魚更是借此新開拓瞭即時零售市場。
冬至食材訂單量大漲
除瞭遲菜心,冬至的應季食品銷量也呈現出明顯增長態勢。美團小象超市數據顯示,12月以來,餃子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33%,湯圓訂單量環比增長108%,火鍋相關食材環比增長瞭47%。
“最近兩天,除瞭速凍餃子外,餃子皮訂單增長最快。比著包湯圓,畢竟包餃子更容易些。”美團小象超市站點負責人崔霖介紹,該站點上線瞭多款新鮮餃子皮、鮮肉餡,如南瓜菠菜餃子皮等加入蔬菜的彩色皮,增加瞭大傢在傢包餃子的樂趣,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案板、漏勺等包餃子工具的銷量也大幅增長。
“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即買即得”的便利。攝影:子瑞
另外,面對驟降的氣溫,涮火鍋則成瞭年輕人寒冬必備的儀式感,進而帶旺火鍋食材消費。美團小象超市數據顯示,12月以來,包括火鍋底料、蘸料、鮮切牛羊肉以及火鍋菜等在內的火鍋食材銷量大漲,環比上月增長47%。
“不少顧客下班路上用手機下單,回到傢騎手已經把食材送到,開鍋就能吃飯。”美團小象超市站點負責人崔霖介紹,在小象超市上,從食材到器具,從調料到飲品應有盡有,“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無論是口味選擇,還是即時配送上門的服務,都十分貼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業內人士表示,即時零售,是指通過即時物流等履約能力,拓展和連接實體商戶、倉儲等本地零售供給,滿足消費者即時需求的新型零售業態。其具有“近快好”的特點,就近提供供給、快速完成履約、減少流通環節的冗餘和損耗等特點。此外,得益於本地商品供給的豐富和即時配送網絡的日益完善,依托本地供給的“外賣”早已從原來單一的餐飲拓展至更大范圍,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於“外賣買萬物”,這種“即買即得”的便利服務,已悄然滲入居民日常生活。
采寫:南都記者 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