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學歷”,“某某農科院”研制、“某某大學”開發,這都成為一些零食“綠色健康”的賣點。這些宣傳是真實的嗎?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對一款名為“九0(零)農大蔬菜卷”的零食展開瞭調查。
多款冠名“農大”“農科院”零食宣傳不實
這是一款品名為“九0農大蔬菜卷”的膨化食品,在其網上的銷售鏈接上,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字樣,其產品的包裝上也印有“農大”二字,似乎與“東北農業大學”關系密切。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調查發現,這款零食在多傢電商平臺銷售,最高的一傢總銷售量超過瞭3萬件。
那麼,這款熱銷零食與東北農業大學是什麼關系呢?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給東北農業大學發出瞭查詢函,並得到瞭校方的回復。
東北農業大學作為一所高等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蔬菜卷不是學校生產的產品,商品宣傳不屬實。
此外,東北農業大學還表示,學校與商品包裝上所標的委托制造商和受委托制造商沒有開展過任何合作。
此前,在某電商平臺“代餐麥片爆款榜”上排名第二的“山西省農科院燕麥片”,也宣稱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推薦的,其銷量已經超2萬。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求證後得到的回復是:這款燕麥片的宣傳內容不屬實,並未推薦過此款產品。
今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隨機選取瞭線上銷售的13種宣稱由“農科院、農業大學”等機構參與研發的食品,並開展調查核實。其中5款產品被相關機構明確回函否認有關聯,4款產品確認參與研發,其餘4款相關機構未作出明確回應。
部分“學歷造假”零食質量檢測不達標
部分商傢之所以給出售的零食冠以“高學歷”,就是想讓消費者誤以為它的品質更高、更“綠色健康”,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請上海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標有“東北農業大學”的“九0農大蔬菜卷”的營養成分進行瞭檢測。結果發現,這款“九0農大蔬菜卷”蛋白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7.49克,低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0.0克;脂肪實測含量為每百克21.8克,高於包裝標示的每百克15.8克。蛋白質和脂肪的實測含量,均不符合國傢標準的允許誤差范圍。
遭遇“學歷造假”零食該如何維權?
那麼,對於仿冒科研院所產品或直接冠以科研院所名字進行造假的情況,應該如何監管?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呢?來聽法律專傢的解讀。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單飛躍表示, 以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高等院校等名義背書的網絡食品廣告和網絡食品銷售,如果廣告的內容和商品的品質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那麼這些行為就構成瞭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害。
對此類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電商平臺都應當履行相應的監督管理職責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職責。
法律專傢建議消費者在遇到此類事件時,要註意留存證據,向商傢或平臺索賠,或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ND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