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的“金融茶”,又崩盤瞭。
12月的第一個周末,就有許多掉坑瞭的茶葉商戶聚集在昌世茶門店討說法,有人上千萬資金打水漂。
△圖源:網絡
想捉大魚,不料卻成瞭水魚
什麼是金融茶?
用《經濟觀察報》的話來說,就是“一些人制造稀缺和高收藏價值的茶品假象,以承諾高於入手價回收的約定誘導茶商入局,看起來茶葉具有‘升值空間’和‘投資屬性’”。
在芳村,金融茶其實不少見。
綜合經濟觀察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個大媒體的報道來看,“金融茶”的玩法往往都是:
先推出一款茶2000元/斤,過一段時間5000元/斤回收;
第二款茶1萬/斤,然後2萬/斤回收;
第三款茶3萬/斤,然後5萬/斤回收;
第四款茶5萬/斤,這個時候由於前面的鋪墊,很多人瘋狂的買走,然後沒人回收瞭或非常非常低的價格回收。
前面幾款茶可能虧瞭幾百萬或上千萬,但最後這一波一斤賺差不多5萬,能把前面賠的幾十倍上百倍賺回來。
玩法高級嗎?不高級,但是誰都不信自己是最後一個倒黴蛋。
這回的金融茶葉不例外。但像這次金額高達5億,而且操盤時間僅有兩三個月的,非常罕見。
廣東臺觸電新聞,贊4037
兩個半月以前,廣州市昌世茶茶業有限公司進駐芳村茶葉市場,9月開始推出不同款色的茶葉。
從9月到11月,“昌世天下”的價格從31000元漲到最高的72800元,“昌世茗雅”價格則從41888元漲到最高的60500元,僅僅用瞭2個月多。
然後11月底,最後一波茶葉推出,認購者眾多,甚至有人賣掉瞭房子來買茶。
△有人賣掉房子來買茶 視頻來源:廣東民生頻道
但一夜之間所購買的茶葉就從50000多元跌到2000元,沒有人願意接盤。
更糟糕的是,參與買茶的人甚至沒有實際證據證明這是一起涉嫌非法集資的詐騙事件。
據報道,涉及此次糾紛的茶戶達五百人以上,涉事金額超過5億元。是迄今芳村茶葉市場涉事金額最高的“金融茶”。
而且,昌世茶崩盤之後,有部分茶商到公安局報案,但是警方認為,這是自發的市場行為。
以往能立案,主要是因為微信群聊天都有“承諾回收”等字眼,可以作為證據。而昌世茶卻沒有任何相關的書面字眼,包括微信聊天。
信奉“風浪越大,魚越貴”的,自己卻成瞭大水魚(意為:冤大頭,高位接盤俠)!
上得山多終遇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經營貸炒房,卻成瞭接盤俠
茶葉是炒出來的,但不是用來炒作的。可是有人偏偏不信邪。
茶葉市場有人如此,房地產同樣有人如此。
買茶是博升值,買房尤其博升值。買茶葉用的可能還是自有資金,但買房可就不一定瞭。
據網傳,廣州一些高熱板塊,比如珠江新城、金融城,就有部分炒傢利用經營貸炒房。
目前的市場環境,經營貸買房,風險相當大。據說已經有人爆倉瞭。
老編查瞭一下珠江新城的成交,發現部分樓盤價格波動比較大。
比如,中區的中海花城灣285平戶型,今年10月成交價為16.35萬/平,而同樣的戶型在今年2月份還高達21.05萬/平,跌幅約22%。
東區跑馬地花園三期,60.31平小戶型去年最高成交價5.1萬/平,11月最新為3.64萬/平,跌瞭29%。
西區的保利香檳,2022年143平戶型單價14.33萬/平,同類戶型最新成交價11.66萬/平,跌幅19%。
量在價先,珠江新城的成交氛圍已經降溫多時。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熱門樓盤交易量大幅下滑。
11月珠江新城的二手房成交量僅為38套,12月前11天成交18套,大幅降溫。
可以說,價格波動如此之大,除瞭受大環境影響外,也不排除是資金緊張所致。
若用經營貸買房,一旦月供資金不能續上,評估價下調,就可能造成資金緊張被迫低價出讓的局面。
基本上,經營貸是每年都需要續貸的,不管簽的多少年,五年還是十年,真嚴查的話,經營貸買房的多數都跑不掉,或者說沒有辦法續貸。
舉個例子:
以前評估價1000萬,那銀行可以貸700萬;但如果房價下降20%,那評估價跟著下調到800萬,那續貸時最多隻能貸560萬。
也就是說,需要補140萬本金。
140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現金流不足的人來說可能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當下更當如履薄冰
無論是芳村的“金融茶”,還是珠江新城二手房市場,都給大傢上瞭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過度的炒作和盲目的跟風,往往會埋瞭自己。
過去是房地產的黃金年代,抓住就是時代的饋贈。
當潮水褪去,曾經認為堅不可摧的在崩塌,曾經高速增長的也慢瞭甚至停瞭下來,投資更當如履薄冰。
記得,自己是來淘筍避險的,不是來高位接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