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寒來年末,歲物豐成。農歷龍年也在人們期待中漸漸走近。作為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直至今日龍的圖騰依然深入人心。
因此,龍年的相關產品也備受關註。一直致力於以傳統文化賦能產品創新和品牌升級的北京稻香村也在此歲末之際再出新招,“龍”重推出生肖“福龍餅”,以及一系列季節限定美食,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龍騰餅面 國風藝術綻放舌尖
生肖,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俗文化符號,有著獨特的文化含義,在炎黃子孫心中有著獨特的地位。
龍,一直以來被譽為神獸之首,在古代是皇權的象征,寓意著祥瑞和幸運。中國人也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年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期待。
一歲一餅,一期一會,龍年將至,北京稻香村年末推出瞭一款“福龍餅”的生肖餅,餅面印制瞭一條活靈活現的龍的形象,這個畫面是來自當代藝術大傢韓美林老師的一幅作品。
韓美林老師用流暢的弧線和鋒利的直線概括瞭龍形體結構的關鍵部位,再輔以墨色,運用刷水的繪畫技巧讓畫面更具質感。同時,運用非常具有國風特色的色彩搭配,為傳統佳節更添吉慶氛圍,意寓祥瑞降臨、健康平安。
好原料成就好味道,在“福龍餅”之內,茶香與果香雙向奔赴,融匯成一場味蕾的盛宴,此款“福龍餅”糕點的餡料是龍井鳳梨餡的搭配,龍井的茶香與鳳梨的酸甜水乳交融,既有曼妙清爽的口味,又有龍鳳呈祥的美好寓意。
據瞭解,此次推出的“福龍餅”是北京稻香村與韓美林大師的首次合作。韓美林是中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傢,在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乃至寫作等諸多藝術領域都有很高造詣,大至氣勢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藝術風格獨到,個性特征鮮明,尤其致力於汲取中國兩漢以前文化和民間藝術精髓,並體現為具有現代審美理念和國際通行語匯的藝術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藝術實踐者和開拓者。
北京稻香村相關負責人表示,與韓美林老師的合作,是一次跨界的藝術對話,希望通過此次合作,用一塊小小的糕點,把韓老師的藝術作品在這個春節傳遞到千傢萬戶,向更多人傳播傳統文化和國風藝術之美。
不節不食 季節限定溫暖冬日
冷暖人間,日月輪回,四時有道,真摯生活。中國人講究天地人合一,人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食物,這樣的食物得天地之精氣。不時不食,作為中國人的養生智慧中的第一要義,已經流傳幹年。
極致的美食,總是藏在恰好的季節裡,不早不晚地出現。小雪節氣一過,冬天的氣息就愈發濃鬱瞭,許多限定美食也隨著冬季的到來應時上市。
與此次“福龍餅”同期推出的還有北京稻香村自主研發設計的“吉慶餅”“祥瑞餅”“禧字餅”和“吉祥繡球”等多款新年限定糕點,都將為龍年新春的到來增添更多吉慶味道。
11月24日,北京稻香村的元宵產品已經擺上瞭櫃臺,一大早就有不少顧客前來購買嘗鮮,精制黑麻、桂花山楂、傳統五仁、奶油可可四種口味,為顧客提供瞭多種選擇。
據悉,北京稻香村的元宵使用的是現磨的元宵粉,無論是磨粉、元宵搖制、還是售賣環節,都對環境及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今年的元宵也是待天氣轉涼後才上市,以此更好地把控元宵的品質。今年北京稻香村繼續推出瞭速凍石磨元宵產品,上線自營小程序和外賣平臺,更加方便顧客購買。
“元宵,我們平時都是煮著吃的,第一次聽說有賣炸元宵的,就想著來嘗嘗。”在位於朝外市場街的零號店(廿四節氣館)裡還首次推出瞭現炸元宵,金燦燦、熱乎乎的炸元宵剛一出鍋,就立刻吸引瞭許多顧客購買。
在大健康背景下,人們越來越註重飲食的健康,為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今年北京稻香村還推出10種口味的湯圓,既有桂花山楂等傳統餡料,也有金沙奶黃等年輕人喜愛的流行味道,更有專為喜歡低糖口味的顧客準備的兩款糖醇湯圓。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稻香村今年還全新推出瞭一款黏高粱米湯圓,餡料是紅豆核桃的經典味道,將粗糧細作,不甜不膩,高度還原瞭食材本真滋味。
小雪之後繼之大雪,作為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節氣特色產品“尋梅酪”也應景上市瞭,“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踏雪尋梅的場景,帶著冬天特有的美感。
“尋梅酪”餡料融入瞭紅棗、酸奶等食材,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今年北京稻香村對二十四節氣系列產品進行瞭全面升級,更加遵循“食有時,動有節”的飲食文化設計,禮盒也采用瞭更加小巧的四粒包裝,同時兼具瞭文化內涵,清新淡雅的畫面表達出節氣三候的變化,顧客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可以品嘗到不一樣的文化盛宴。此外,收集包裝盒上的小書簽還可兌換禮品,更為每一個節氣增添瞭儀式感和趣味性。文化賦能 北京稻香村賡續創新
老字號,是我國商業社會發展中消費者用實際購買行為塑造出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同時還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今年1月,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傢文物局、國傢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堅持歷史傳統與示范引領並重、保護促進與規范管理並舉,聚焦充分發揮老字號在在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引領、民族自信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中華老字號順應市場機制、守正創新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北京稻香村基於自身傳承百年的“金字招牌”,紮根中華傳統文化,在產品和經營方式上堅持創新,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市場規律,又獨具自身特色的升級之路。
北京稻香村深挖和發揚節氣、時令、懷舊、生肖等富有特色的文化符號,結合現代消費趨勢在工藝和口味上進行迭代升級。
據瞭解,近日北京稻香村零號店的櫃臺裡琳瑯滿目的創意糕點熱鬧非凡——具有傳統民樂造型的“琵琶糕”、復古柔美的“盤紐酥”、匠心傳承的“剪紙方酥”、仿古擺件造型的“翡翠白菜”,還有與北京市琺瑯廠聯名推出的“琺瑯糕”,將傳統文化中的匠心之魂與中式糕點有機融合,在顧客的眼前和味蕾奏響瞭至美曼妙的二重奏。
同樣兼具文化味的糕點還有最新推出的“西遊果果”系列,將名著中的人物用糕點的造型展現出來,靈動而有趣;以及生肖龍造型的“龍笑笑”糕點、印著葫蘆造型的“福祿餅”、印有錦鯉造型的“福運餅”,以及紅火的“雙喜餅”和雙色的“迎春繡球”。
在經營方式上,北京稻香村推出瞭“一店一策”的戰略,根據門店地理位置、文化背景、消費人群等不同特點,陸續打造瞭“零號店”“南城生活店”“東城食尚店”“西單拾味店”“朝陽時光店”“西城山水店”等多傢特色門店,創立瞭一系列集民俗、美食、文化、城市記憶等多位一體的傳統食品文化體驗館。
稻香村不僅承載著人們的記憶,也推動著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發展。一口小小糕點的獨特滋味裡,蘊藏著每一個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也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著那獨有的北京的風味。
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北京稻香村從文化傳承中不斷創新表達,立足產品本位,持續升級和迭代產品,並賦予其深厚的文化意義,在保持固有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向年輕消費者敞開懷抱,激發年輕消費群體共鳴,以嚴苛的選材、獨特的工藝、歲月的積淀、匠心的傳承、傳統文化的賦能,與時代同頻共振,為品牌註入嶄新活力。 文/舒擎
上一篇:小雞燉滑子菇,南粵一品鮮,蝦仁三鮮菌菇湯,幹鍋多寶魚
下一篇:《烤饅頭》——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