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贵州中心酿酒集团 行业分析研究部
2025年的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与品牌重塑的关键阶段。高端白酒竞争加剧之际,一股被视为“下沉市场产物”的光瓶酒,却悄然走红,从边缘逆袭主流,成为酒企产品线中不可忽视的增长极。
表面看,这是消费降级的体现;但深层次看,这更像是酒企对高端化路径的重新校准:不是一味“往上卷”,而是在“往下走”的路上,走出质价比和品牌力的新打法。
一、光瓶酒逆袭,是高端化“另一种打开方式”
在大众印象中,高端白酒=盒装=送礼,但近年来:
茅台推出光瓶飞天;
汾酒升级青花汾酒20光瓶装;
今世缘打造高端光瓶“国缘V9”;
金种子酒凭借“馥合香1952”在省内掀起热潮。
这些“光瓶”,不再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而是酒企赋予其文化感、审美力、性价比与日常可饮性的结合体。
一位业内人士总结:
“光瓶酒这波不是便宜,而是‘有调性’的实用主义。”
二、为什么光瓶酒成为高端化的“隐形利器”?
1. 年轻人喝酒不再要“面子”,要“真实感”
新一代消费者的价值观已经从“喝给别人看”,变成“喝给自己爽”。
他们重视酒体品质,但不再愿为包装买单;
喜欢品味纯粹,也乐于分享轻松、有趣的喝酒体验;
视觉审美上也更偏爱极简设计、生活方式感。
这与光瓶酒“裸瓶可见、诚意包装”的调性高度契合。
2. 餐饮渠道收缩,光瓶更适配家庭与小聚场景
过去,盒装酒大量依赖宴席、商务、政务场景。但现在:
消费更趋于“小规模、社交型”;
盒装酒在非正式场合显得“过度”;
光瓶则是“既体面又真实”的场景代入者。
这让酒企必须重构产品线逻辑,从“送礼为主”向“自饮/聚饮为主”转型。
3. 光瓶酒=品牌亲民化、流量放大器
当一款光瓶酒被打造成“好喝不贵”“日常高品质”的代表后,它不仅打开销量,更能成为品牌的口碑入口。
茅台的光瓶酒,是做“茅系入门款”;
江小白,是从光瓶文化走向年轻人品牌;
今世缘的“V系列”,逐步构建品牌中高端价格带闭环。
光瓶酒成了撬动品牌年轻化、场景化、社群化的杠杆。
三、头部酒企的产品线布局有何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酒企开始把光瓶酒作为战略级单品布局,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低端填充”:
企业
产品线策略
光瓶高端代表产品
茅台
品类多元化+价格带下沉
茅台王子酒、光瓶飞天
五粮液
多品牌分级运营
五粮春光瓶版
汾酒
青花瓷系列拆分光瓶
青花20光瓶
这说明,高端化的路径,不再是“堆料+堆价+送礼属性”的三板斧,而是通过产品风格多元化+品牌语境重构+消费场景再匹配完成的。
四、光瓶酒的“高端化边界”在哪里?
当然,光瓶酒虽然具备爆发力,但并非无风险:
如何避免“价格倒挂”?
一旦渠道层层加价,失去“性价比”初衷,容易被市场反噬。品质要能打,不是靠包装蒙人
光瓶酒没有“礼盒加成”,回归的是“酒体说话”的时代。不能全靠营销,“文化+场景”需真实扎根
用户能被广告吸引一次,但复购靠的是共鸣和价值感。
高端白酒的下一个增量,藏在“光瓶”里
在白酒行业“从流量红利走向结构红利”的当下,酒企必须重新理解“高端化”的含义:
它不是只靠价格撑起的“贵”,
而是靠产品真诚、场景契合、情绪共鸣支撑的“值”。
而光瓶酒,恰恰是这种价值重构的破局口。
正如一个资深白酒经销商所说:
“真正的高端,不是让人仰望,而是愿意把它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