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洛阳市新安县东北小浪底库区万顷碧波、生机勃勃。
沿着蜿蜒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盘旋向上,来到鹰嘴山山顶的王村,视野豁然开朗。俯瞰小浪底库区,风轻云淡、山水一色。鹰嘴山露营基地内,帐篷星星点点,青年三五成群,赏景、带娃、畅谈,怡然自得。
临近黄昏,露营基地附近,一间由老村居改造而来的“秋芬渔家”,吸引了不少游客纷沓至来。8桌满订下,屋主人陈秋芬双手上下翻飞,精心烹饪出焦炸白条、土鸡两吃等山间野味。饭罢,游客们计划着夜晚与繁星、虫鸣共眠,早起看那第一抹朝阳,将黄河晕染成暖红色。
“我自己都想不到,在城里打了十几年工,有朝一日竟回到了老家王村。”店主陈秋芬言语感慨。去年,她将荒置了十几年的老宅院翻修一新,从幼教“转岗”农家乐老板。一句“收入比在城里打工强”,成为她扎根老家的持久动力。
行走在王村,像陈秋芬家这样,新开的民宿、农家乐鳞次栉比。但就在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副模样。
王村三面环水,是仓头镇最偏、最远、最高的一块“飞地”。昔日,交通不便、山荒田薄,让村集体收入常年接近“挂零”,在全镇排名垫底。
厨师、销售、装修工……年轻力壮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收入涨了,到城镇买了房、扎了根,但是村子却清冷下来。全村1516名户籍人口,常住的只有300多人,且多数为老一辈村民为养老而留守。
奔涌的黄河,在小浪底水库化为鹰嘴山间的一汪碧水,万山湖景震撼人心。“多壮美的黄河水啊!这不是家门口的‘金饭碗’吗?”想起两年前初次分包该村时的惋惜之情,仓头镇副镇长王纬地记忆犹新。
2022年,抢抓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贯通的机遇,仓头镇政府与洛阳国晟集团合作成立运营企业,实施仓头镇全域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项目。“平台公司+镇政府+村集体+村民”模式建立多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打造露营地、飞行营地、音乐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将青年业态融入山水韵味,吸引人们前来欣赏日出日落、仰望浩瀚星空、感受湖光山色,把风景变“钱景”。
自行车骑游大会、机车潮玩嘉年华等活动落地,更是让深居山间的露营基地 “一炮走红”!今年“五一”,王村周边客流量就有5000多人次,“进村的车排到了村外”,露营基地短短5天营业收入直冲20多万元。“没想到小山村竟有这般奇景宝地。”专程从山西驱车而来的游客王先生赞不绝口。
人气带财气,加快了返乡的脚步。返乡大军中,“00后”村民刘倩楠的越野摩托租赁计划颇为大胆。驾驶山地越野摩托车越密林、爬山坡、观古树,独特的山间野趣,给休闲业态增添不少活力。忙时一车难求,按照刘倩楠估计,“一年回本,以后都是净赚”!
“小时候有另一个‘越野梦’。翻越山野,生活在繁华都市,梦想过上好日子。”刘倩楠说,“没想到今天反向‘越野’,梦却实现了。”
唤醒“沉睡”的资源,打造特色产业,王村“一业兴,百业旺”。当下,民宿、零售、餐饮等全面开花,村集体收入猛增至超55万元,从“后进”变“先进”。星空民宿、萌宠乐园、悬崖栈道、林下餐厅……仓头镇项目建设计划书上,新的任务清单已排满,目标直奔“周边省市露营最佳目的地”。
“回归鹰嘴山,一样的风景,心情却变喽。”陈秋芬感慨,“以前山高水远,挤破头走出去;如今山高水阔,家门口的路越走越宽!”
来源:掌上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