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它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慕名已久,春末时分,带着家人前去拜访,亲身体验了少林寺文化的博大精深。“天下第一名刹”果然名不虚传。
它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 495 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跋陀罗尊者是十八罗汉之一,排名第六位,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他本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后出家为僧,系统钻研佛法,获得阿罗汉果位。
走进少林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山门。山门上方高悬着“少林寺”三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这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山门两侧的对联“少林有真传,天下知名寺”,概括了少林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穿过山门,便来到了寺庙的前院。这里古木参天,碑刻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太宗赐少林教碑》,它见证了少林寺在历史上的辉煌地位。碑文记载了电影《少林寺》里讲述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石碑上有李世民的真迹,“世民”二字为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所写,十分珍贵。
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甬道尽头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佛和韦陀菩萨。穿过天王殿,便来到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佛像,庄严肃穆。此外,寺内还有藏经阁、西方圣人殿、方丈室、禅房等佛教建筑,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佛教建筑,少林寺还有许多与武术相关的景点。例如,练功房内的地砖上留下了无数个深深的脚印,这些脚印见证了少林武僧们多年来的刻苦训练。此外,少林寺还设有武术表演场,每天都会有精彩的少林武术表演,让游客领略到少林功夫的独特魅力。
达摩面壁和慧可断臂的故事相信很多对少林寺感兴趣的朋友们都不陌生。少林寺一世祖高僧达摩在少室山达摩洞面壁十年,悟得佛法和武术的真谛,开创了少林武术流传至今。达摩洞因为位于山上,离少林寺太远登山太累,我们就没有去看。
二世祖慧可是达摩的徒弟。达摩修炼完毕回到少林寺的时候,慧可想要拜达摩为师。相传在冬季一天夜里,他跪在达摩祖师的门外等达摩出来,结果整整一夜达摩也没有出门。不知不觉中天下了大雪,虽然慧可冷得简直要死,但是他仍然是一动不动。达摩祖师早上开门看的时候,发现积雪盈尺,辉可周围的雪都被他的体温融化了。但是,达摩仍然不答应收他为徒,而是说要想让他收慧可为徒,除非天降红雪。说完就又回屋去了。
慧可听闻师傅的话,拿着一把刀将自己的一只胳膊砍掉,然后用鲜血将师傅房屋周围的雪染成了红色,然后告诉师傅,天降红雪了。达摩出来查看,被慧可的诚信所感动,终于收他为徒。最后,达摩圆寂后,慧可成了少林寺第二任方丈,世称二世祖。达摩面壁和惠可拜师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达成我们心目中的目标追求,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今,站在少林寺内慧可祖师的铜像前,更让我们心潮澎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少林寺景区,一般参观完少林寺,都少不了到塔林看看。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地,这里有大大小小的佛塔 240 余座。塔林里塔的层次只有一、三、五、七四种层次,高可达15米。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圆寂后,才设宫建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所以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不同,都体现着逝者生前的地位和成就。
这些佛塔造型各异,有的古朴典雅,有的雄伟壮观,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也是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1996年,少林寺塔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括少林寺塔林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