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桃酥”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唐元時期,景德鎮周邊的農民紛紛前往去做陶工,當時有一個農民將自己傢帶來的面粉,攪拌後直接放在瞭窯爐表面烘烤,因為他常年咳嗽,所以平時有吃桃仁止咳的習慣,因此在烘烤面粉的時候,在裡面加入瞭桃仁碎末,而其他的陶工看見後,發現這樣做的幹糧便於平時保存和長途運送瓷器的時候食用,於是紛紛效仿,因此並被取名為“桃酥”,一直沿用到現在。
如今,桃酥是一種南北皆宜的漢族傳統特色小吃,以其幹、酥、脆、甜的特點聞名全國,主要成分是面粉、雞蛋、油酥等。寶媽傢的老公和孩子都喜歡吃桃酥,以前隔三差五就會去糕點店買,後來自從寶媽學會桃酥的傢常做法後,就再也沒出去買過,而且老公和孩子都說我做的傢常版的桃酥,一點也不比糕點店買的味道差,關鍵是真材實料,因為是自己做的,吃著也放心安心,今天寶媽就把這款桃酥的傢常做法,分享給大傢,1碗面粉2勺糖,不用烤箱,不加黃油,簡單幾步做出的桃酥,香甜酥脆零失敗!感興趣的朋友,趕緊和寶媽一起學起來吧!
【準備食材】250克普通面粉,40克白糖,1個雞蛋,100毫升食用油,適量黑芝麻,少許小蘇打
【做法步驟】
1、準備一個幹凈的碗,在碗中倒入100毫升的食用油,加入40克的白糖,一把黑芝麻,少許小蘇打,然後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攪拌均勻,攪拌成粘稠的糊狀就可以瞭。
2、在攪拌好的蛋糊中,分多次少量加入250克的普通面粉,邊加邊用筷子不停的來回攪拌,攪拌至如下圖般這種幹幹的狀態時,用手揉搓成光滑的面團。
3、揉好的面團不用醒發,放到案板上直接滾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然後取一個面劑子把邊緣整理成圓形,用手心按壓一下,這樣一個桃酥的生胚就做好瞭,依次把其它的面劑子也做成桃酥生胚即可。
4、電餅鐺預熱,開小火把做好的桃酥生胚,放入預熱好的電餅鐺中,烙桃酥的時間比較長,中間一定要勤翻面,這樣美味的桃酥餅就做好瞭,吃起來又酥又脆又好吃。而且這種做法簡單又好操作,新手零失敗。
這樣做出來的桃酥,上色均勻,金黃又酥脆,以後不用出去買瞭,在傢照樣可以做出好吃又美味的桃酥,感興趣的朋友,趕緊收藏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