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遗美食之江苏——淮安茶馓
创始人
2025-11-19 18:42:15

茶馓又名油面、馓子,是江苏知名传统点心,其中以淮安茶馓最富胜名。

01

追溯历史

淮安茶馓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为寒食节禁火期间的代餐食品,被称为“寒具”“环饼”。当时人们将面粉搓成细条油炸,以解决禁火期间的饮食问题。至唐代,茶馓制作逐渐成熟,宋代时已成文人雅集中的精致茶点,苏东坡的《寒具诗》:“纤手搓成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所描写的食物便是“馓子”。

清代咸丰年间,淮安岳氏家族对茶馓制作进行改良,以白面粉、黑芝麻、细盐等原料,拉成纤细黄亮的丝,绕成梳子状、菊花状等造型,再以麻油炸制,使茶馓口感更酥脆、造型更精美。因靠近淮安鼓楼,又称“鼓楼茶馓”,成为当地知名特产,还曾被列为贡品,声名远扬。

02

地域特色

相较于外地馓子,淮安茶馓更加细,并且食用方式丰富多样。干吃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吃法。掰下一段茶馓,感受唇齿间迸发出的油香与酥脆。如果感觉油腻,还可以佐以茶或豆浆。此外茶馓还可以佐配料制作成各种菜肴,如馓子拌黄瓜,馓子丝瓜汤等。丝瓜茶馓,是淮扬菜中的一道经典菜肴。碧绿的丝瓜搭配金黄的茶馓,茶馓的甜香浸入鲜美的丝瓜汤里,鲜香爽口,好吃不腻。还有将咸口的大头菜、酥脆的茶馓,再加上炊饼,三种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搭配在一起,成就来与众不同的风格,满足多种口味需求。

如今淮安茶馓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承载淮安历史记忆与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见证了淮安从古代漕运枢纽到现代美食之都的变迁。

03

制作工艺

淮安茶的制作工艺包含和面、醒面、复面、开条、抹条、盘条、上锅等十几道工序。看似简单,其实道道工序都有讲究。指法、力度、油温等都需要严格把控。首先将面粉、清水、盐等搅拌均匀揉成团,并反复揣揉饧一会儿。将饧好的面团搓成粗条,盘入一个抹有芝麻油的缸内,每盘一层,淋上一些芝麻油,饧约1小时后,取出面条,搓成毛笔杆粗细的条,依法再盘入缸内。

将芝麻油倒入锅中烧至八成热,将缸内的面条绕在左手上(约十圈),接着用右手绷开约25厘米长,再插入两根长竹筷,然后双手各执1根竹筷,将面条绷至约30厘米长时,下入油锅,手拿着在油锅中摆动几下后,迅速将两根筷子交错着叠在一起,使面条错叠成扇形,最后抽出筷子,炸至色呈金黄,捞出沥油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复刻贵州馆子味!家常泡椒炒牛肉... 贵州泡椒炒牛肉是一道充满地方特色的家常菜,它以鲜嫩的牛肉和酸辣开胃的泡椒为主要食材,成菜香气扑鼻,口...
黔寨风味“黄金派”:外酥内糯,... 在贵州连绵的群山与缭绕的云雾间,散落着许多古老村寨。这里不仅保留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更隐藏着无数令人惊...
大妈教你东北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 眼下正是腌菜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东北大娘腌的芥菜疙瘩,那味道堪称一绝。她的做法特别简单...
原创 一... 家人们谁懂啊!黑椒牛肉配杏鲍菇真的是神仙组合!软嫩多汁的牛肉裹着浓郁的黑椒酱汁,杏鲍菇吸饱了肉香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