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寒热属性、含糖量等特点,在寒冷季节会对身体产生不同影响——吃错了可能伤肠胃、诱发不适,尤其体质虚寒、肠胃敏感的人,更要学会“避坑”。
寒性过重的水果
冬季气温低,人体阳气内敛,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寒性水果,会直接加重体内寒气,刺激胃肠道收缩,引发胃痛、腹泻、腹胀等问题。
柿子:性寒味甘,富含鞣酸,空腹或过量食用会与胃酸结合形成胃柿石,还可能加重虚寒体质者的腹泻、腹痛;柚子、西柚:性寒多汁,果酸含量高,不仅刺激胃黏膜,还可能影响部分药物代谢,肠胃弱、服药人群需慎食;猕猴桃:虽富含维生素C,但性寒味酸,过量食用易导致反酸、烧心,尤其冬季吃冰镇猕猴桃,对肠胃的刺激更强烈;甘蔗:性寒味甘,含糖量极高,且纤维粗硬,脾胃虚寒者吃多了易腹胀、腹泻,还可能损伤牙釉质。
含糖量过高的水果
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变慢,过量摄入高糖水果,不仅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尤其糖尿病人),还可能引发喉咙干痛、上火,甚至加重痰湿体质者的痰多、乏力症状。
荔枝:性温但含糖量极高,每100g含糖约15-16g,过量食用易导致血糖飙升,还可能出现“上火”症状,如喉咙痛、口腔溃疡;龙眼:同样是高糖温性水果,含糖量与荔枝不相上下,吃多了不仅加重血糖负担,还可能让体质偏热的人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榴莲:热量和糖分双高,冬季过量食用易导致热量堆积、体重增加,还可能因燥热引发喉咙不适。
瑶医提醒
冬季吃水果的核心是“顺时而食、因人而异”,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控制量。如果吃了某种水果后出现不适,及时停食并观察,严重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