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以前我做饭最愁的就是冻肉化冻。早上从冰箱里拽出块五花肉,想着中午做红烧肉,急急忙忙接盆热水泡上,结果你猜咋着?外面一层都快泡烂了,里面还硬邦邦跟块石头似的。更气人的是,泡完的水都飘着一层油星子,炒出来的肉吃着也发柴,一点香味都没有。
后来跟小区食堂的大厨聊天,才知道这热水泡肉简直是大错特错。他说好多人都犯这毛病,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你别说,我当时还犟嘴,说不泡热水难道等它自己化?那不得等到天黑。大厨笑着说,人家科学家早研究出好法子了,比热水泡快多了,还能保住肉的营养和口感。
先跟你们掰扯清楚,为啥热水泡肉不行。咱以前总觉得温度高化得快,其实肉里的细菌只是冻得休眠了,没真死。热水一泡,肉表面温度蹭蹭上去,细菌立马就活过来了,在水里疯狂繁殖。而且泡的时间越长,细菌越多,想想都后怕。更别提营养了,肉里的蛋白质、鲜味物质全跟着血水跑水里了,能好吃才怪。上次我泡了块鸡胸肉,水都变成淡粉色,炒出来跟嚼纸板似的。
第一个法子是我现在最常用的,冷藏室解冻。听着好像慢,其实提前一晚从冷冻室挪到冷藏室就行。我一般晚上睡前整理冰箱,顺手把第二天要吃的肉挪过去,早上起来它就化得刚刚好,摸着手感软软的,还带着点凉劲。这种方法最省心,也最安全,细菌根本没机会繁殖。上次我妈来做饭,还说我这肉化得比她用热水泡的新鲜,炒出来的青椒肉丝嚼着都嫩。唯一要注意的是,得把肉装在保鲜盒里,别让血水蹭到其他菜上,不然串味就麻烦了。
要是忘了提前解冻,急着做饭咋办?第二个法子就派上用场了,密封袋冷水解冻。找个厚实的密封袋把肉装进去,挤干净空气封紧,然后泡在冷水里。记住啊,是冷水不是温水,更不能是热水。每隔十几分钟换一次水,差不多半小时就能化好一斤左右的肉。我上次做饺子,突然发现肉馅还冻着,就用这法子,换了两次水就化透了,拌馅的时候香味一点没少。比热水泡快多了,关键是肉的纹理都没散,煮出来的饺子咬开全是肉香。
还有个懒人法子,微波炉解冻。这个我一开始不太敢用,总怕把肉热熟了。后来摸索出窍门了,得用微波炉专门的解冻功能,别直接用高火。一般一斤肉叮个三五分钟就行,中间最好翻个面,不然容易一边化了一边还冻着。上次我解冻牛排就用的这招,叮完拿出来刚好能切动,煎的时候还能锁住汁水,比外面西餐厅的都嫩。对了,微波炉解冻完的肉得赶紧做,别放着,不然温度高了容易坏。
真的,自从学会这三种方法,我再也没用过热水泡肉。前几天我爸来,还习惯性地要接热水,被我赶紧拦住了。给他演示了一遍冷水解冻,他看着化得又快又好的肉,直夸这法子管用。其实做饭这事儿就是这样,好多习以为常的做法,说不定都是错的。
我还试过把肉直接放常温下化,结果化了快俩小时,摸着手都有点黏糊糊的,赶紧扔了不敢吃。后来才知道,常温下化冻比热水泡还危险,细菌繁殖得更快。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以前总觉得常温化冻最安全,没想到是个坑。
现在我家化冻全看时间,提前有准备就用冷藏室,急着吃就用冷水泡,实在赶时间就用微波炉。三种方法换着来,每次做的肉都鲜嫩多汁。上次跟朋友聚餐,我做的红烧排骨,他们都问我是不是买的新鲜肉,说冻肉做不出这味道。我跟他们说秘诀就在化冻上,他们还不信,非要我当场演示。
你们以前是不是也用热水泡冻肉啊?有没有觉得做出来的肉不好吃?我猜肯定有人跟我以前一样,踩过这坑。要是没试过这三种方法,下次可得试试,保证让你惊艳。对了,你们还有啥化冻的好法子?别藏着掖着,评论区跟我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