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灶台
创始人
2025-11-08 22:03:18

记忆中,小时候的灶台总是充满温情。我们守在柴火旁,看着父母蒸煮家养的土鸡土鸭,炊烟袅袅,香气四溢。驻足观看间,恨不得立即抓起一个鸡腿或鸭腿,享受大快朵颐的欢欣。

其时,我最喜欢清晨在灶台边帮忙烧着柴火,看着父母制作白切粉,拌浆、上托、蒸煮、晾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灶台里的火苗在柴火间跳跃,偶尔发出的“砰砰”声,仿若一首美妙的晨间清曲,令人热情澎湃。我还经常在小镇圩日时跟随父亲到街上去卖粉。小镇的圩日总是那么热闹,菜市烟火味十足,街上杂货物品琳琅满目,人们来来往往,给人无限遐想。每次这样的圩日,我总是在放学后背着书包来到父母经营的粉摊,写着作业,闻着清油(花生油)拌粉的清香,看着父母在摊口上忙忙碌碌的身影,卷粉、切粉、浇味、淋油,心里总是格外踏实。镇上到摊上吃粉的顾客,不论是村里的或是邻村的,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都沉浸在农家白切粉的美味当中,边吃边聊,谈笑不断。我无比喜欢镇圩这种热闹,长大后回家乡,我也总会到镇圩各处转转,寻找喜欢的美食,享受故乡带给我的温馨。

彼时,我们这些孩童,自是时刻浸润于美食之中,缺吃少穿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外出求学后,对美食的追逐并未减少,在玉林求学时,常常跟着当地的同学一起到十字街各处搜寻美食,尽情享受当地牛巴粉、臭豆腐、卤鸡爪等一类街头美味,每年的玉博会美食节,我更是不会缺席。然而,想起家中灶台烧制的饭菜,犹觉口有余香。每次回到家中,父母也总是围着柴火灶台给我们制作可口的食物。说是美食,其实不过是农村的家常菜罢了,但柴火灶台烧制出来的饭菜,入口却倍感美味。

也许是父母一直勤于灶台美食的缘故,我的骨子里不知何时也已刻入了“爱灶台”“造美食”的因子,成家后更是沉浸其中,不亦乐乎。闲暇之时,除了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外,最爱最享受的事情便是一头扎进厨房,围着灶台制作各种自己、爱人和孩子喜欢的美食,小小煤气灶台成为我每日为生活添香的乐园,从菜品到面食,从蒸煮到卤制,做做、品品、尝尝,乐此不疲。有时,我会花费整整一上午或一个晚上,只为让孩子们尝到那份舌尖上的美味。

其实,灶台前的忙碌,一点一滴,一盆一钵,一铲一勺,一揉一捏,都有着门道,无不像书籍的研读,需要全身心投入,细细磨,深深捋。灶台前的“小火慢炖”,仿若读书时的“细斟慢酌”,将心沉下来,把精力投进去,方能领悟其义。

人生,又何曾不是这样?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这样的“灶台”,阳光烂漫时、纷飞风雨中、漫漫长夜里,凡此种种,何不像我们人生的“灶台”?

我们在“灶台”前脚步匆匆,追赶时间的刻度。匆匆忙忙间,我们可能错过了晨间露水在草叶上的折射,忽略了晚风拂过窗台时的温柔,可能错过了家人欢聚的小幸福。从灶台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我明白了,人生从来不是一场竞速赛,而像烹饪美食的过程,需要偶尔放慢速度,细品百味,才能开启与自己的对话,更好地体味生活的精彩。

作者:祁海莲

编辑:黄浩刚

审核:李可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泡蝎子酒用多少度酒合适?这样选... 作为一名在泡酒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爱好者,深知大家对泡酒的热情和疑惑。今儿个就专门聊聊蝎子泡酒用多少度...
“清”年爱劳动丨笃实书院56支... 当校园还在沉睡,我们已在凌晨五点集结。戴上厨师帽、系上围裙,第一次以“帮厨”身份走进食堂后厨——这里...
冬天包饺子,这馅是首选,时令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小鹅美食,可查阅更多食谱哦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好处一箩筐。现在的萝卜新鲜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