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悄然兴起的“量贩零食店”,正以低至两三元一包品牌饼干薯片的价格,迅速从县城到城市核心区“铺开”,仅2025年门店总数便有望突破4.5万家。这波零食狂潮背后,反映了商业逻辑、消费心理与行业竞争的深刻变革。
一、低价战略重构商业模式,供应链压缩实现终端降价
量贩零食店以“工厂直采+贴牌生产”为核心模式,砍去了传统批发中的多层经销商环节,最大限度压降中间成本。对比超市同类商品,其平均便宜20%-30%,直接抓住了后疫情时期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渴求。多层级供应链的精简使品牌商直面终端,凭借“多快好省”(产品丰富、流转迅速、品质可靠、价格优惠)重塑零售价值链。
二、消费需求呈现“多快好省”,多元化群体驱动区域覆盖扩张
年轻人因追求个性化与口感成为消费主力,而中老年人则更侧重健康与品质保障。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提升,下沉市场的渗透速度加快,零食由“解馋补充品”转为生活常态消费。渠道也向多元化延展,除了便捷的线上电商、社区团购外,线下量贩实体店以其直观体验与“即买即得”的便利性吸引客流汇聚。
三、加盟扩张引发无序竞争,低价反噬同质化隐忧浮现
头部品牌以“跑马圈地”思路疯狂布局,三只松鼠、零食很忙等通过并购、加盟模式争抢市场份额,却引发折扣战与加盟商争夺大战。高密度门店导致市场饱和,客流被稀释,部分门店日营业额降至仅数百元,回报周期被严重拉长,甚至出现“旺铺转让潮”。与此同时,各店商品选品与价格高度重合,“同质化”竞争正吞噬行业盈利空间。
四、业态整合转向折扣赛道,严控品质是未来决胜关键
为突破增长瓶颈,越来越多量贩店开始向“折扣综合超市”转型,引入米面粮油、日化纸品等高复购品类强化客流黏性。但价格战伴生的品质隐患——如散装食品信息不明、劣质白牌产品混入——已成为信任危机爆发点。行业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增长将取决于能否在低价之外,构建起标准化品控机制与差异化的产品矩阵。
上一篇:青菜豆腐汤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