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湖的荷叶染上金边,我们悄然迎来了诗意的秋天。作为济护学子,我们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守护自身健康。今天,就从专业视角出发,为大家带来一份秋季养生指南,助你平稳度过这个温差渐大的季节。
一、起居有常:跟着太阳 “调作息”
早睡养 “阴”:夜晚 10 点半前入睡,缓解白天学习、工作带来的疲劳。早起护 “肺”:清晨 6-7 点起床后,可到校园的操场呼吸新鲜空气。秋季空气干燥,晨起深呼吸能促进肺部气体交换,增强肺功能,还能顺便欣赏校园的秋日晨光,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春捂秋冻” 是传统养生智慧,但 “冻” 要讲究分寸。早晚温差大时,可在单衣外搭一件薄外套,避免突然增减衣物导致受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同学,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二、饮食养身:润燥健脾是关键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 容易伤肺、伤津,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便秘等问题;同时,夏季过后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不当易引发消化不良。结合专业的营养知识,建议这样吃:
适当吃 “温” 补食物:秋季阳气渐收,可适当摄入山药、南瓜、莲子等健脾养胃的食材,避免吃过多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食堂的粥就是不错的选择,方便又健康。
少碰 “燥” 性食物:辛辣刺激的火锅、烧烤,以及油炸食品,容易加重体内燥气,建议尽量少吃;零食可以选择坚果,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上火。
三、情志养生:调节情绪防 “秋愁”
秋季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 “悲秋” 情绪,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问题。从护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这样调节情绪:
多和 “阳光” 互动:秋季晴天较少,遇到晴天时,不妨多到户外晒晒太阳,阳光能帮助改善情绪;也可以约上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散步,聊聊学习和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培养 “兴趣” 转移注意力:如果感到情绪低落,可以尝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生活充实起来,减少 “秋愁” 的困扰。
学会 “倾诉” 释放压力: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得不到缓解,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向辅导员、同学或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倾诉。作为济护学子,我们既要学会照顾他人,也要懂得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
秋意渐浓,健康为重。愿这份秋季养生指南,如秋日暖阳,伴随你以饱满的精神、强健的体魄,拥抱校园的每一个诗意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