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美,巴城蟹肥。每到入秋后,许多沪苏浙食客都会前往巴城,只为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的那一口鲜美。
作为“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巴城大闸蟹已成为昆山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何巴城所产的大闸蟹尤为一绝?昆山巴城位于东湖湖畔,水域较浅、光照充分,再加上水底淤泥少、土质硬,最适宜大闸蟹生长。另外,巴城沿岸一段的阳澄湖,湖水最为清澈,且水草丰富,大闸蟹在此丰衣足食。因此巴城水域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白嫩,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
在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一个个蟹塘波光粼粼,工作人员拖起一串串蟹笼,一只只张牙舞爪、肥美壮硕的大闸蟹随即出水。“阳澄湖大闸蟹成蟹规格大、味道鲜。今年这片水域将孕育出2700余吨优质大闸蟹,全产业链规模目标有望达到60亿元,品质和产量都有望超过去年。”昆山市巴城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水产工程师荀志慧介绍道,当地大闸蟹养殖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做到统一蟹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监管、统一销售。同时创新培育出了“白玉蟹”这一特有品种。“白玉蟹”外观独特,通体如玉般洁白,壳薄透亮,蟹膏蟹黄丰盈饱满,透过晶莹剔透的外壳清晰可见。
一只蟹开启了巴城村民的致富路,衍生的产业链更是给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质基础。巴城镇做足“大闸蟹+旅游”的文章,借助生态高效养殖,通过开展大闸蟹开捕节、金秋蟹季等活动每年吸引200多万人次来巴城品蟹观光。目前全镇大闸蟹养殖总面积3.225万亩,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带动产业链年产值近60亿元,创净收益超10亿元,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目标。
在巴城武神潭村,80%的村民从事与蟹产业相关的工作,这里启动了“三个100”致富工程,通过水产养殖、农家乐标准化经营和乡味厨艺等培训,一个“赏湖光水色,尝水产湖鲜、住农家小院、享诗与远方”的“水韵武城·蟹香人家”的乡村品牌产业链正逐渐延伸。
多年从事大闸蟹餐饮的金花在武神潭村开设了咖啡馆和农家乐,“这里保持着乡土风味,保留了江南水乡格局和‘粉墙黛瓦、清清爽爽’的传统村落风貌,有故事、有美景、有风情,所以毫不犹豫地定址于此。”她还结合节气,设计各类农事体验活动,耕种、采摘、自制美食……让一季旺变成季季旺,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客群。
从蟹塘田埂到湖畔餐桌,再到街头巷尾,今年蟹季期间,围绕阳澄湖大闸蟹,巴城特别策划了《巴城品蟹图谱》通过6条一日游和2条两日游的全新路线,将“水乡版、露营版、艺术版、田园版、街区版、湖畔版”六大品蟹场景巧妙串联。游客们可以在蟹舫苑的木质方桌前尽享清蒸大闸蟹的鲜美,同时也能在巴城老街的白墙黛瓦间领略昆曲与蟹香交织的古韵。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的距离,更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共富链。
“品一只蟹,赏一座城”。不妨来一趟苏州昆山,走进巴城,邂逅一场关于湖、关于蟹、关于生活的美好旅程。
下一篇:(图表·漫画)节令之美|霜降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