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季特别冗长,像一个牵丝攀藤、纠缠不休的前任,不甘心下线。秋天的轮毂姗姗来迟,终究还是来了。在这个季节,善于养生的国人,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食补。主妇们的餐单上,又出现了食疗同源的国民蔬菜——白萝卜。
白萝卜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分布于欧洲大陆、北非、中亚、日本以及中国等地。它的原始种是欧亚温暖海岸的野萝卜,农史学家推测,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远祖就开始食用萝卜了。《清明上河图》里,街边的药铺门口挂着药材,其中就有九蒸九晒的“药萝卜”。《本草纲目》这样描述萝卜:“莱菔(萝卜古称)根叶皆可食,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饭可醋,可糖可腊,可豉可腐,乃蔬中最有利者。”
俗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促消化,增强免疫力,颇具养生价值。
作为药材,白萝卜像最佳配角,配以生姜红枣或川贝或蜂蜜,煎煮或冷藏,可祛风散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长篇弹词《孟丽君》里,女扮男装的丞相孟丽君,用莱菔子(萝卜籽)治好了太后的积食。
作为食材,白萝卜也像一簇质朴的绿叶,每每能让与之配伍的食材充分发挥出美味,它自身也变得更为可口,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它可红烧,可炖汤,可凉拌,可腌制,可煎炸。它能配禽肉、畜肉、海鲜,能独当一面,亦可充作馅料。萝卜红烧肉、萝卜炖牛腩、萝卜焖鸭肉……白萝卜的微辛能为主料去腥解腻,萝卜吸饱肉汁,软糯鲜香;萝卜排骨汤、羊肉萝卜汤、萝卜丝虾皮汤,汤色奶白,暖胃润燥。
白萝卜又如一枝亭亭玉立的玉兰。作为亲民的蔬菜,它永远出色。红烧萝卜、葱油萝卜丝、糖醋萝卜片、萝卜干炒毛豆、炸萝卜丸子……百姓的家常菜有它,餐馆的看家菜亦有它。秋风乍起的街头,现炸的金黄色油墩子,热腾腾,香喷喷,煞是诱人,想来上海的90后、80后、70后、60后,大多在街边品尝过这种美味小吃。
饮食店里,萝卜丝馅的馒头常常是最早卖完;酒席台上,两面金黄外脆内软的萝卜丝饼也大受欢迎;萝卜糕是广式早茶常见的点心,用萝卜丝混合米浆蒸制,油煎后Q弹软糯。很多年前,新加坡电视剧《天涯同命鸟》里,千金小姐苏源美曾为心爱的男主周桂初学做萝卜糕,平凡的点心被赋予不平凡的爱意。
和萝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菜蔬是山药。《本草纲目》盛赞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炖汤,炒菜,做糕点,山药都是滋补的上佳食材。对于我这个“手残”的厨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皮清蒸。早上当早点,下午充点心,咬一口,齿颊生香,软糯清甜。山药和萝卜同为根茎类食材,明朝诗人钟芳的诗句“霜根白玉鲜”,用来形容山药,也蛮贴切。
药膳一体,是中华文化独有的食疗传统。秋风起了,大地开始收获春生夏长的果实,这片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也可以享受美味,调理身体了。
上一篇:汪红旗的“土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