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制茶大师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8日下午,【出诸名山 · 茶屿非遗】国家级非遗制茶大师论坛 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观海厅举办。本次论坛以"致敬·对话·品味·传承"为主线,以"一叶承千年·匠心续未来"为主题,由茶行业权威专家吴锡端担任主持,几位国家级非遗制茶大师联袂登场,聚焦中国茶非遗保护与当代实践,从茶类特质出发,深挖技艺内核,链接市场与传承。
王顺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顺明老师从武夷岩茶的“精、气、神”三个方面,告诉大家生态环境的良好,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岩韵”。要想做好茶,保留好“岩骨花香”,不仅仅是工艺上要精湛,而且态度上要严谨,技术与初心,缺一不可。
樊生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代表性传承人
樊生华老师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介绍了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技艺,为与会听众讲述了西湖龙井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双管齐下的茶园管理方法——做生态茶园、智慧茶园。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采摘有三大标准,炒茶有十大手法。为了将西湖龙井继承发展下去,政府重视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林振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林振传老师以“非遗名片 · 世界品位”为题,点出福鼎白茶的品饮特点和自然天成的独特工艺。为了让中国茶走向世界,中国茶应该标准化、品牌化。只要满足三个特性:健康性、适口性、便捷性,让传统工艺具有现代性,做到守正创新,中国茶和茶文化就会越来越好。
周祖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周祖宏老师因为有其他重要安排临时未能出席,但始终心系论坛。他特以视频的方式与在场的各位见面,祝愿厦门国际茶博会与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随后主持人吴锡端先生与嘉宾们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共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施跃文老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老师,作为重磅特邀嘉宾也加入探讨,围绕“在机械化、品牌化与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重估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价值,并推动非遗精神与当代消费趋势、年轻群体审美实现深度对话”等热点议题交换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互动提问环节,与会听众踊跃发言提问,嘉宾们纷纷与各位茶友们碰撞出与众不同的思路与观点,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出诸名山 · 茶屿非遗】国家级非遗制茶大师论坛 圆满举办!
每位听众都不虚此行,从诸位大师的故事里,感受到历久弥新的“人味与茶味”。
非遗不是旧物,而是活的文化;不是被陈列的记忆,而是被延续的生活。
在时代快速变化的浪潮中,愿我们都能守住那份“真”。让世界在一杯茶的温度里,感受到中国茶的气韵与匠心。(资料来源:厦门国际茶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