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脾,冬不生病”,入秋后昼夜温差增大,干燥气候易耗伤津液,脾胃运化功能随之减弱,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频发。此时若错过应季养胃食材,便错过了调理脾胃的黄金期。养脾无需大鱼大肉,这几样时令好物藏着脾胃最喜欢的 “温” 与 “润”。
温养基石:山药与南瓜,秋冬能量源
山药被誉为 “脾胃守护神”,性平味甘,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秋季新挖的山药淀粉含量高,口感绵密,淀粉酶能直接促进消化吸收。最简单的蒸山药保留营养,或与薏米、芡实同煮成粥,脾虚湿盛者喝了能缓解腹胀便溏。《神农本草经》早将其列为上品,称 “长服轻身不饿”。
南瓜是秋日餐桌的 “黄金菜”,性温入脾胃经,果胶能包裹胃黏膜,减少粗糙食物刺激。早餐煮碗南瓜小米红枣粥,小米暖胃补虚,红枣补中益气,三者搭配最适合晨起温养胃气。若想换口味,百合蒸南瓜是不错选择,蒸熟的南瓜搭配鲜百合,润肺又健脾,老人孩子都爱吃。
润燥搭档:莲藕与百合,清补两相宜
“秋藕最补人”,生藕清热,熟藕则健脾开胃,刚上市的莲藕带着泥土清香,正是食用最佳期。把莲藕切厚片蒸熟,淋上蜂蜜,既能补心益血,又能化解秋燥引起的口干。上班族更适合莲藕炒鸡丁,鸡胸肉低脂补铁,莲藕焯水后脆嫩,荤素搭配健脾又下饭。
百合是秋季润燥的 “隐形高手”,养阴润肺还能清心安神。鲜百合掰开洗净,与西芹同炒,脆嫩爽口解腻,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若觉得干燥难眠,煮碗百合银耳莲子羹,银耳滋阴、莲子补脾,慢炖至粘稠,一碗下肚全身滋润。
应急快手方:茶饮与小食,随时护脾胃
秋凉易受凉胃痛,手边备点丁香和生姜,泡杯丁香姜茶,丁香温中降逆,生姜散寒,5 分钟就能缓解不适。聚餐积食后,用陈皮搭配炒麦芽、焦山楂泡杯 “陈皮三仙饮”,消食除胀立竿见影。
需注意,秋季脾胃忌生冷,梨、苹果等凉性水果最好蒸熟吃,减少寒凉伤胃风险。每日吃 3-5 颗红枣补气血,但别过量,避免糖分增加脾胃负担。
眼下正是山药饱满、莲藕脆嫩的时节,这些食材转瞬就会过季。把它们端上餐桌,搭配温和做法,脾胃养好了,秋冬才能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