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重庆美食在比利时这么受欢迎。”汪莉是一名来自重庆的二孩妈妈,今年6月,在当地念博士后的丈夫失业,为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她决定在当地摆摊卖中国美食。
汪莉告诉九派新闻,她原本打算卖炒饭炒面,但因为集市上已经有一位越南人在卖类似美食,便想差异化竞争,卖家乡美食。“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过,也从来没有吃过豌杂面。”她在网上看视频自学,经过不断调试,被越来越多的当地顾客喜欢。
自今年5月摆摊到现在,汪莉已经积攒了不少熟客。根据她摆摊所在城市新鲁汶的规定,她每周只能在周二、周六两天全天摆摊。几个月时间下来,她已经从最初一天卖30碗豌杂面,到现在一天卖出约100碗,月营业额约8000欧元(编者注:约合人民币6.6万元),足以覆盖一家四口的开销。老公、孩子有时也会过来给她帮忙。
她坦言,起初并没想到自己制作的中国美食能获得这么多喜爱。摆摊第一天,许多当地人对她制作的美食很好奇,但不敢尝试,还有人误会她是泰国人或越南人。现在,她带着来自重庆的豌杂面,以及中国美食韭菜盒子、手工包子等进入当地人的视线,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美食文化交流。
“不管我老公是否找到新工作,我都打算继续做下去,因为我已经把它当成我的一个事业在搞了。在过去10年里,差不多有8年的时间,我都主要围绕着家庭转。”汪莉说,“但对于我来说,我想要在平衡家庭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去实现人生价值。”
汪莉和老公在摊位前。 图/受访者提供
【1】为尽快挣钱,摆摊赚生活费
九派新闻:什么契机让你打算开始摆摊?
汪莉:我们一家四口在这边,有两个孩子,我老公来比利时后一直在读博士后。今年6月,他申请一个职位,没能申请上,就失业了。
我有想过找工作,但也没有合适的。以我的专业和学历,在这里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是很难的,需要再去读个硕士或者学一些别的技能,这些也要花时间。
当时时间紧迫,因为一家四口每个月开销蛮大,我必须尽快挣钱,所以我就想摆个小摊,挣点生活费。
九派新闻:什么时候开始摆摊的?
汪莉:我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摆摊了。
九派新闻:在当地摆摊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吗?
汪莉:首先需要一个税号,卖食品的话,还需要卫生许可证。这边办证不难,但是每个季度都要报税,收入要上报给税务局。另外还要付摊位费,这个费用很便宜。
我在大学附近摆摊,根据这个城市的规定,他们每周固定只有周二和周六这两天全天可以摆摊,有点像中国农村的赶集。
在别的城市也有这样的集市,例如我现在住的城市,每周三、周五和周六可以摆摊,但只有半天时间。因为我卖的面条需要当场煮,而且主要集中在饭点卖,半天的话可能不太适合。
两个城市离得很近,开车大概就10分钟。虽然我只摆摊两天,但所有的食材我都需要提前一天准备,实质上我一周花4天时间在这上面。
【2】第一次摆摊时当地人很好奇,但不敢尝试
九派新闻:为什么想到卖豌杂面?
汪莉:我是重庆人,其实刚开始我想卖炒饭炒面,但是有一个越南人已经摆摊在卖这些。管理员跟我说,“如果你也卖,那你们就属于同类,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于是我打算换个别的品类,无意中我在网上刷视频,看到重庆豌杂面,我觉得这个可能蛮适合老外的口味,我先在家试了两次,就出摊了。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过,也从来没有吃过豌杂面。都是在网上看别人发的视频自学,在摆摊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口味,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
区别在于,我用鹰嘴豆替代了豌豆,辣度也做了调整。很多老外不吃辣椒,我就没有像国内那样,直接把辣椒放碗里,而是用瓶子装起来,让客人自己放,其他的基本是复刻,就是我们重庆的味道。
九派新闻:第一次出摊前有信心吗?
汪莉:刚开始摆摊我挺忐忑的,我是一个比较社恐的人,挺不好意思的,我还叫了一个朋友跟我一块。随着摆摊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特别是每次听到客人说好吃,我蛮开心的。
我记得第一次出摊是一个周六,那天有点下雨。有些老外很好奇这是什么东西,也很好奇这是哪里的东西,刚开始我的广告单写的是“重庆的面”,但有些本地人对重庆并不了解,不知道这是哪,有些人问我是不是越南的或泰国的,我就把广告语改成了“中国的面”。
第一天还有个插曲,就是我对面条的分量把握不准,原本是分为小份和大份,结果我小份的量给得特别多,大份的量给得超级多,这一点在后来摆摊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进。
第一天我卖了30多碗,我觉得第一天有这个数量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当时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受不受欢迎,挺没有信心的。
汪莉教顾客使用筷子。 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当地的顾客给出了怎样的评价?
汪莉:第一天出摊,大家都比较好奇,有的人看一看,但不敢尝试,比较平静。后来我的味道稳定了以后,每次都有很多老客户来。特别是周二那天,有很多上课的学生和老师,有的客户甚至每周都来。
九派新闻:听到这样的评价有什么感觉?
汪莉:挺有成就感的,特别是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就很开心,让我更加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卖出去的东西都是亲手做的,没有任何预制,别人觉得好吃,就真的很开心。赚钱是一方面,做的东西能够得到客人的认可和赞扬,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3】加入手工包子等新品类,后续打算继续干下去
九派新闻:目前的营业额大概多少?
汪莉:现在一个月的营业额接近8000欧元,覆盖我们家庭每个月的消费是没有问题的。平均一天能卖出近100碗,出摊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左右,但是周二的话我一般会收早一点,大概下午三四点钟就收了。
九派新闻:打算增加食品的品类吗?
汪莉:是的。经过改进,面条的种类分为细面和宽面,周二出摊只有细面,7欧元一碗,份量相当于国内的二两。周六出摊会加上宽面,9欧元一碗,份量大约在二两多,不到三两。
后来我们加入了韭菜盒子,因为我老公在家里种了很多韭菜,割好后放在集市上去卖,结果一把都没卖掉。我就想做成韭菜盒子,开始也不知道老外们是否接受,因为韭菜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结果没想到做成韭菜盒子后每次都不够卖。
现在天冷了,我们家韭菜没怎么长了。我就增加另一个品类,包子。这个也是我自学的,这个手工包子还蛮受老外喜欢的。
九派新闻:有些网友认为,你丈夫博士学历去摆摊是一种“浪费”,你怎么看待这个言论?
汪莉:我的观点是不管做什么,摆摊也好,搞科研也好,最后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我对学历没有滤镜。但我老公有滤镜,他可能觉得作为高学历人才,摆摊不太符合身份,我们俩在这点上还是有一些分歧。
我做这件事情他还是蛮支持的,也有在帮忙。但他更倾向于认为摆摊是我的事情,他还是倾向于搞科研,或者找工作,去实现他的价值。
九派新闻:后续还有什么计划?
汪莉:不管我老公是否找到新工作,我都打算继续做下去,因为我已经把它当成我的一个事业在做了。在过去10年里,差不多有8年的时间,我都主要围绕着家庭转。
但我也会有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到底想要怎么样过完你的一生。有些人可能喜欢做家庭主妇,但对于我来说,我想要在平衡家庭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去实现人生价值。
九派新闻记者 杨臻
编辑 王佳箐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